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07年第4期
编号:12067220
被偷走的人类未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日 《大众健康》 2007年第4期
     奋斗目标。

    2)环境污染与出生缺陷

    专家指出,出生缺陷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母亲在孕期接触的环境因素如激素类药、农药、镇静药、中成药、孕期体力劳动过重、母亲有妊娠并发症、患慢性病和父亲接触化学制剂等。

    唇腭裂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在采用1:1配对的方法,对90例唇腭裂患儿的母亲与非唇腭裂患儿的母亲进行了对照研究后发现,危险度大小排列为:孕期接触工业毒物(9.0),孕期使用某些化学药物(8.0),家中饲养猫、狗等宠物(6.0),父母近亲结婚(6.0),孕期内受病毒感染(4.5)和孕期内喷洒农药除草剂(4.0)。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损害

    ①对生殖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 百拇医药     专家采用放射免疫检测(RIA)技术,发现乙醇和有机农药菌毒清、虫霸对小鼠的睾酮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而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持续染毒体重明显下降,并出现中毒症状。短时间接触呋喃丹可对大鼠睾丸组织产生脂质过氧化作用,对睾丸组织有损害。

    ②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孕妇所暴露的农药品种数愈多,发生自然流产和出生缺陷的危险度愈大,农药品种数与它们对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之间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由此得出结论:多种农药的同时使用可能发生交互作用,而这种对胎儿发育的不良联合效应对较早期的妊娠尤为明显。

    在对农药厂生产一线的860名女职工和329名纺织厂女职工的生育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发现农药厂一线女工死胎、死产、畸形和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纺织厂女职工。

    农药厂环境污染是导致周围居民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对222名接触有机磷农药的作业女工和132名非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女工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接触组自然流产、不孕及CHE活性<70%和HB降低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百拇医药
    世界资源研究所报告认为广泛使用农药会抑制人的免疫系统。

    环境激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环境激素”一词是1996年首先由美国《波士顿环境》报记者安·达玛诺斯基在其所著的《被偷走的未来》一书中提出来的。世界卫生组织给环境激素所作的严格定义是:“使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并因此对个体及其子孙或者集团(部分是亚集团)产生有害影响的外因性化学物质或者混合物。”

    近70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环境激素在制药、塑料制品添加剂生产、除草剂的使用和垃圾处理等过程中不断释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环境激素不易分解,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又可随风飘散,因此,不管其原生地在哪里,都会形成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威胁。环境激素的多氯联苯等有害物质,不但能蓄积于鲸鱼、海豚等动物的皮下脂肪。扰乱水栖动物的生殖;还能浓缩于人体内。环境激素已成为继臭氧空洞、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第三大环境问题。
, http://www.100md.com
    环境激素化合物的种类

    人造化学物质大约有10万种,每年会产生出大约1000种有害物质及经人体本身代谢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在目前已认识的环境激素中,毒性最大的是1977年荷兰首先从垃圾焚烧炉的烟气中发现的二恶英。其毒性是剧毒氰化钾的1000倍。

    120多种有害物质被怀疑是环境激素,其中用来制造涂料、树脂、可塑剂、洗衣剂的丁基锡、辛基苯酚、壬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八氯苯乙烯、苯酰苯、邻苯二甲酸环已基本被确定为最危险的环境激素。此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如DDT、DDE、艾氏剂等)等农药以及聚氯联苯(PCB)等类也是怀疑对象。不过,上述这些化学物质究竟与哪种生殖异常现象有关,以及怎样有关等,目前尚无定论。

    在我国。有些人为了短暂的商业利益,在饲养动物时大量使用免费发放的雌激素类药物——避孕药,使得一些人工养殖的鱼类、鳖类体内含有高浓度的雌激素,从而间接地危害到食用这些产品的人群,比如导致一些男性的肥胖、阳痿,一些女性的月经不调、不孕。这类食品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危害尤甚,经常可以造成流产或引起胎儿性发育畸形。更有甚者竟然在蔬果培养中也使用避孕药,曾经有一个5岁的幼女因性早熟、月经初潮来医院就诊,全面的身体检查未发现异常,对其家人进行调查,发现其父母是以卖豆芽为生,为了提高产量,竟然在豆芽生发期间放入大量的避孕药,其女儿经常在发豆芽的水槽边嬉水。经常接触雌激素引起性早熟。
, http://www.100md.com
    环境激素的危害

    放射免疫检测(KIA)技术,发现了乙醇、吗啡和有机农药(菌毒清、虫霸)对雄性NIH小鼠的睾酮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却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持续染毒还可使小鼠体重明显下降,并出现中毒症状。

    酒是社会上非常普遍的饮品,偶或一用可以助性。但长期的酗酒不但危害我们的消化系统,引起肝硬化、胃炎,而且可以伤害人们的生殖系统。我们曾经接诊过一个家庭,其三个孩子均是两性畸形,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父母在遗传上具有一些发病的易感基因,而其父每日饮用大量白酒则构成了发病的诱发因素。

    环境激素令雄性退化,人类也难逃厄运。有关数据表明,即使极其微量的环境激素,都会对人类的甲状腺、睾丸、卵巢等分泌系统器官造成畸形与损害,致使免疫力下降,神经系统失常和生物体雌化现象增多等一系列反常现象。

    在对人体的影响方面,一般认为有如下表现:精子数量减少。生殖器发生异常,发生精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症,女性青春期提前,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遭到损害,甚至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等。
, http://www.100md.com
    臭名昭着的环境污染物:二恶英(TCDD)

    二恶英(TCDD)是一类氯代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有氯供体存在时的燃烧过程和有氯处理工艺的化学工业过程。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二恶英污染有加重的趋势,这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恶英可以引起睾丸形态发生改变,主要以精细胞减少为特征,输精管中精母细胞及成熟精子退化,数量减少,所涉及的动物种属包括恒河猴、大鼠、小鼠、豚鼠和鸡。2,3,7,8-TCDD染毒可以使发育成熟大鼠的生殖能力受到损害,伴随睾丸及附睾重量与形态异常、生精能力减低,这些改变与睾丸生成雄激素能力降低从而导致血清中雄激素减少有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激素方面研究发展很快,1991~1998年已召开了7次关于环境激素的国际会议,2000年在美国蒙特雷召开了第20次关于二恶英的国际会议。目前美国已投资6000万美元启动了“环境基因组计划”拟建立基因多态性数据库,进而改进环境污染物危险度评定的策略和方法,以便更好地筛检和保护高危人群。

    我国对环境激素至今还未形成有组织的系统研究,对二恶英的研究实验更是空白。

    目前的关键在于:必须以战略的眼光,采取果断的相应, 百拇医药(李 强 张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