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07年第5期
编号:12067162
和子女“亲密有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5月1日 《大众健康》 2007年第5期
     丫丫一向是妈妈的“乖孩子”,谁知道有一次,竟然和妈妈起了一次大冲突。妈妈在整理丫丫房间的时候,把一个又脏又旧的布娃娃扔了,丫丫知道后不依不饶,质问妈妈:“那是我的娃娃,你凭什么扔掉?以后不许乱动我的东西!”妈妈气坏了:“好啊你,天天亲你疼你,谁知道翅膀上毛还没长全呢就想单飞。我偏动你的东西!”妈妈一气之下把丫丫那些舍不得扔的很旧的玩具全给扔了,丫丫气坏了,一边大哭着往回捡一边骂:“坏妈妈!坏妈妈!”这件事情并不大,却搞得妈妈也伤心,丫丫也伤心。

    这涉及父母和子女之间相处的一个原则:亲密有间。我们常说“亲密无间”,研究却表明,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隐私和个人空间,一旦被入侵,就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忧虑戒备。只有个人空间得到充分尊重,才能心态平和,做事也会比较冷静。

    “前些天刚开完家长会,我爸回家就把我书包翻得乱七八糟还给我一个耳光,哪有这么当爸爸的?”这是一位泪流满面的初二学生充满怨恨的话语。调查显示,翻看孩子私人物品、训斥打骂子女、过分干涉子女行为成了孩子“不喜欢父母”的三大“罪状”。孩子“最不喜欢的母亲”的理由为:不尊重子女;经常翻看孩子的日记、书包、抽屉和爱唠叨,对孩子的错误小题大做,不就事论事。选择率分别为75%和63%。
, 百拇医药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如今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居室。但是,孩子的私秘空间是否因为物质空间的扩大而“水涨船高”了呢?一位中学生不无忧伤地说:“同物质条件的优越相比,我们期待的私秘空间却显得十分狭小。除了读书,我们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娱乐,我们不能有自己的秘密,不能选择未来……”

    小璐是某中学的初三女生,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她和母亲在一起生活。小璐告诉老师,她的妈妈为了让她考试能名列前茅,不让她看电视、课外书,哪怕是同学来电话,她也怕影响她的学习而不让她接听,有时竟当着她的面撒谎说:“她不在家,你不要再来电话了。”妈妈总是担心她在学习时“偷着干别的事情”而突然开门闯进她的屋里,直直地盯着她是否在写作业。最不能让她忍受的是,妈妈还偷偷地翻看她的日记,并就其中涉及到的一些事情向同学询问,让她感到自己很没面子。

    “我都已经16岁了,是个大人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心里已经清楚,她像看犯人一样地盯着我、不信任我,我能不烦她吗?所以,有时为了发泄心中烦闷,我就故意同她对着干,她让我怎么样,我就偏不怎么样。”小璐情绪有些激动地这样说,但她也不得不承认,由于自己对母亲的逆反心理作怪,常常把母亲气得伤心落泪,严重影响了母女的感情。

    父母和孩子之间,也需要“有间”。很多家长要求孩子不要随便乱翻父母的东西,因为大人要有自己的空间。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天地,他们不希望别人随意闯进自己的私秘空间,即使是至亲至爱的父母。只有亲密有间,家庭才能既成为一个亲密生活的共同体,又成为一个个性自由发展的场所。生活在“亲密有问”的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明白:人与人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所以,现代父母千万不要轻易“侵犯”孩子的私秘空间,要学会尊重孩子,要留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这块“领地”不在乎大小,而在乎其性质。

    编辑 蔡 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