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07年第10期
编号:12066897
给宝宝备点OTC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0月1日 《大众健康》 2007年第10期
     退热药

    发热是一种防御机制,但高热可损害机体和引起并发症,如小儿高热惊厥。所以,小儿发热须积极处理,除了用物理降温外,还应使用退热药,但要知道,退热药只是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不能解除疾病原因,而且高热或持续发热不退是严重疾病的信号。因此,使用退热药的同时,还应使用治疗疾病的药物,连续3天仍不退热应看医生。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鲁末那、小儿退热栓、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小白退热口服液、柴胡饮、小儿退热口服液等。

    使用方法:(1)扑热息痛适用于2岁以上小儿根据年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一般情况下,2~3岁5~100毫克,4~6岁100~150毫克;7~9岁150~200毫克;10~12岁200~250毫克;12岁以上,250~500毫克。轻度发热38℃以下,选择较小剂量,中度发热38℃~39℃,选择中间剂量,高热39℃以上选择大剂量。(2)小儿退热栓:当小儿高热时,使用退热栓,有很好的退热效果,使用退热栓时,要注意放置方法。把外包装去掉,小儿取侧卧位,暴露肛门,缓缓推入退热栓直至全部进入肛门。(3)小儿鲁米那:尤其适用于婴幼儿。除有退热作用外,还有止惊作用。可预防小儿高热惊厥,价格便宜,疗效好。一般情况下,半岁前半片,以后每岁1片。即3岁小儿可服3片,可根据发热程度加减剂量。其它常用的退热药,如日夜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康利诺等,可按照说明书使用。
, 百拇医药
    注意事项:(1)退热药,顾名思义,发热才需服用。有的父母怕小儿发热,在小儿不发热时也给服用退热病,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当小儿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丢失过多电解质,造成低体温,失盐失水出现虚脱,甚至休克。(2)小儿汗腺不发达,不易“发汗”切莫给小儿多穿多盖“捂汗”,这样不但不能降温反而使小儿体温聚升,甚至造成高热惊厥。(3)小儿发热不同于成人,不要忘记物理降温,尤其是婴幼儿,物理降温速度快,副作用少,优于药物降温。(4)小儿发热一定要频饮水,稍增加食盐摄入量,饮料不能代替白水。(5)服用退热药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6)当体温降至正常或较前下降后,也应4小时后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小儿发热,不要等到小儿再次出现高热时方服用退热药,以免出现高热惊厥。(7)服用退热药时,药物剂量可灵活掌握,中度发热按说明书推荐剂量,高热或超高热时可适当增加剂量,中度已下发热可减少剂量。

    感冒药

    感冒是由不同类型的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急性感染。主要症状为鼻涕、喷嚏、鼻塞、干咳、咽痛等症。对感冒的治疗主要是解除鼻充血,减少鼻分泌物,减轻发热、头痛等症状。服用感冒药一周仍不见好转应看医生。常用的感冒药有:复方金银花冲剂(口服液)、利咽解毒冲剂、复方感冒灵(清)、维C银翘片、康泰克(适用于年长儿)、小儿速效感冒片(颗粒)等药。大多是复方制剂。成人使用的感冒药不要用于小儿。感冒药服用方法简单,一般按说明书服用。
, 百拇医药
    注意事项:(1)慎重选药,把握剂量。尽管感冒药品种繁多,但多由解热镇痛药和抗组织胺两大类组成。服用剂量过大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儿童服用后出汗过多,还易发生虚脱。(2)症状重、体温高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其它疾病。

    止泻药

    腹泻是小儿常见疾病、多发病,引起小儿腹泻的原因多种。当服用止泻药时,首先应注意病因治疗。细菌性腹泻应使用抗菌素;病毒性腹泻可使用抗病毒药;生理性腹泻应注意饮食状况。常用的止泻药有:思密达、鞣酸蛋白、参苓白术散、小儿泻速停等。

    注意事项:(1)小儿腹泻如不及时治疗可因脱水,中毒等而危及患儿生命。所以,不能忽视小儿腹泻,特别是急性水性便中毒痢疾,长期迁延腹泻,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注意补充水、电解质,不提倡饥饿疗法治小儿腹泻,以免造成小儿营养不良。(2)如没有确切的感染证据,不要滥用抗菌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加重腹泻。严重者导致霉菌性肠炎。(3)不要用肌注药物的途径来治疗小儿肠炎。(4)小儿腹泻病的饮食治疗和护理有时比药物还重要,要加强综合治疗。不要忽视口服补液盐的作用。小儿腹泻丢失大量水、电解质,口服补液盐可补充之。(5)如果小儿无呕吐,能顺利喂给口服补液盐,病情较轻,无明显脱水,尽量口服补液,以免因群脉剂补液给小儿带来痛苦和不便。
, http://www.100md.com
    止咳、祛痰、平喘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呼吸道反射,可将异物(痰液等)从气管及支气管中排出,使呼吸道通畅,因此轻度咳嗽一般不需用药,但咳嗽过频过重,则应及时治疗,减轻患儿痛苦。对于顽固的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镇咳药代表药有:咳必清、咳快好、美沙芬等。痰是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可因炎症增加阻塞呼吸道引起咳嗽,祛痰药可衡释黏液,促使呼吸道中的液体流出。祛痰药一般副作用较多,较少给小儿使用。哮喘、喘息是小儿易出现的症状,代表药有氯喘、喘定、舒喘灵、嗽必妥等。以上镇咳、祛痰、平喘药要尽量避免用于儿童。一般小儿适宜使用一些中成药或一些复方制剂,即便其中含有上述几类药物成分,量也较小。厂家在制作过程中也考虑到了,小儿服用小儿类止咳祛痰平喘药比较安全。常用的有:小儿咳喘灵冲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黄龙咳喘冲剂、小白止咳糖浆、密炼川贝糖浆、蛇胆川贝液等。

    注意事项:此类药大都是对症药,治标不治本,应治疗疾病本身,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若没有其它病症,可单独使用。若效果不好,应及时看医生。有的父母见小儿咳喘较重,心情急切,不按说明书服用,过量、超大剂量使用,这是不对的,药物都有其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不应过量服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