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小吃,品文化——天津篇
要是去天津,有几样小吃一定是要去吃一吃的,那就是称为“天津三绝”的十八街麻花、狗不理包子和耳朵眼炸糕。从这些名字里就不难看出浓浓的当地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虽然他们的名字听起来没有宫庭菜肴那么华丽,也没有精致的餐桌摆盘陪衬,就是这一个个看似市井的小吃,串联在一起组成了天津饮食文化中不得不提到的重要一笔。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的创始人叫范桂林,他十几岁的时候与母亲和哥哥一路要饭到了天津,在一家麻花店里当伙计。据不同资料记载,这家麻花店因经营不善转由这兄弟二人接手,还有说法是伙计学成了手艺另立门户,当时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结果是兄弟两人经营了自己的麻花店之后,经过反反复复仔细研究,在麻花中加入了酥馅,有桂花、闽姜、核桃仁、花生、芝麻、青红丝和冰糖等等,改良后的麻花香脆可口、甜而不腻。自此生意越做越大,就创下了天津最有名的小吃“桂发祥”麻花,因为店铺座落在十八街,所以又被大家习惯称做“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的制作过程从做面肥到炸制都极为讲究。先说这面肥,1份老肥配上3.5份的面粉,再兑入4份温水和成面团,这其中的比例一点都不得马虎,和好的面团要静置发酵一天成为老肥,到次日才可使用。酥面是1份热油配上3.5份面粉烫制而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