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日无茶(1)
话说乾隆一生爱茶,晚年更是嗜茶如命,当他萌生引退让位想法时,有位老臣惋惜地面呈:“国不可一日无君”时,乾隆哈哈大笑,抚摸着银须,意味深长地答曰:“君不可一日无茶啊”!乾隆85岁让位于嘉庆,享年88岁。这等高寿,与他饮茶的习惯不无关系。
现如今喝茶已是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是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常事,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充分说明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早发现的茶树
饮茶思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那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温暖、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至今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已发现的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800多年树龄,它们是中国茶乡的活化石。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乃是一脉相承,古老的传说同出一辙。《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是说聪明、勤劳的“神农氏”,看到人们经常遭到疾病的折磨,心中十分的愁苦不安,心想如果能找到一些药草,让人们吃了能够解除病痛该有多好啊!
于是神农氏决心去遍尝百草,摸索药物知识,为大家解除病痛疾苦。他常年奔波在山野间,采集各种草木,细心观察它们的形状,仔细品尝性味,草木纷繁,有甜、酸、苦、辣、咸等各种滋味。吃过之后,效果更是各不相同,有的可以令身体止痛,有的却使人呕吐、腹泻、昏迷不醒,有的甚至会引起死亡。
有一天,神农氏尝到一种草叶,突然觉得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这时他意识到可能中毒了,于是就放下草药背篓,在一棵大树下斜躺着休息。当一阵风吹过时,他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他虚弱地微微睁开眼睛一看,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心中好奇,随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捡来食之,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
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树”。这就是最早发现的茶树。此后,茶树逐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历经变异,如荼、诧、茗、蔎、槚等。据后人考证,这些茶的名称,都是“茶”的异名同义字,唐以前一直被人们混用。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改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此后“茶”开始成为通用的名称,“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一直沿用至今。
古老的茶马古道
古往今来,茶不仅仅是一种药草,也不仅仅是色味香卓越的一种饮料,它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由中华大地走向了全世界。让我们看看茶的历史:
据《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一带的原产地,随着江河交通流入四川——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产茶地区,那里有著名的茶马古道,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就有记载说,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的物产,年年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
秦国吞并巴蜀后,茶开始走出蜀道,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茶的传播。秦统一中国后,茶很快进入中原,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及上层社会。
早期的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于做药,或是祭品。这可能与它最早被使用时,是作为一种能医治百病的神药有关。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这有书为证,西汉时,王褒作《僮约》,这是当时一份买卖家奴的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在《僮约》中还有关于茶的描述:“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
湖北江陵西汉墓中曾出土过一箱作为陪葬的茶叶,在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有一箱茶叶被发现。80年代末,在茶乡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引人注目的是青瓷瓮的肩部刻有一“茶”字,被认定是汉人用于贮存茶叶的器物。湖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
“茶圣” 陆羽著《茶经》
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国食疗学说的奠基人,孙氏《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时值大唐盛世,饮茶之风已渐盛行,本书载述“茗叶:味苦、咸、酸、冷,无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悦志,微动气。”其后成书的《千金翼方》中,也有“茗,春采”,“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做饮”等记载,明确将茶列为食疗品种之一。名医陈藏器于公元741年著成的《本草拾遗》中,还指出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与现代研究证明饮茶可以减肥相符。
唐代说茶,不能不提一直被人们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陆羽。陆羽是湖北天门市人,出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享年71岁,可说是一位长寿的老人,这与他一生嗜茶有关。他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陆羽所著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共为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陆羽每必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在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所以《茶经》一经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宋代盛行的“斗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贡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已取代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主导茶文化发展的局面。此外,茶坊、茶肆的出现,使茶开始走向民间。
“斗茶”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宋代人们斗茶所用的主要是建安北苑所产的茶饼。这种茶饼在碾磨以前,须用干净纸包起来捶碎,然后立即碾磨。碾后的茶末要放在茶罗上过筛,筛得越细越好,这样茶末入水后便能漂起来,汤花也能凝结。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面上要求色泽鲜白,形状像白米粟粒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得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为赢家;汤花散退早,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为了便于观看碗中鲜白的汤花,当时最盛行的茶具便是黑釉建盏。
由于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斗茶主要被文人士大夫用来消遣,与陆羽茶道澄心静虑,天人合一的境界相比已相去颇远,到明代基本绝迹。
今天的饮茶形式源于明代
元代医学家著的《饮膳正要》于公元1330年初问世,这是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营养学着作,其中首见保健茶和酥油茶的记载,并有茶品13种及清茶、建茶等6种茶的煎用方法或与酥油加用的制法等,对人们了解元代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到明、清以至现代,人们对茶叶消费以及药茶等的应用和研究更加广泛。明代,洪武帝为减轻百姓的负担由茶饼改用散茶,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饮茶形式。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载述了以往医家在以茶治病方面的发明及他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并载述了17种方书中有关用茶叶治病的附方20个,分别用于气虚头痛、热毒下痢、大便下血、霍乱烦闷、痰喘咳嗽等16种病症。, http://www.100md.com(郗效)
现如今喝茶已是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是一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常事,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以充分说明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最早发现的茶树
饮茶思源,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那里生长着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温暖、湿润,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至今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已发现的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800多年树龄,它们是中国茶乡的活化石。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乃是一脉相承,古老的传说同出一辙。《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是说聪明、勤劳的“神农氏”,看到人们经常遭到疾病的折磨,心中十分的愁苦不安,心想如果能找到一些药草,让人们吃了能够解除病痛该有多好啊!
于是神农氏决心去遍尝百草,摸索药物知识,为大家解除病痛疾苦。他常年奔波在山野间,采集各种草木,细心观察它们的形状,仔细品尝性味,草木纷繁,有甜、酸、苦、辣、咸等各种滋味。吃过之后,效果更是各不相同,有的可以令身体止痛,有的却使人呕吐、腹泻、昏迷不醒,有的甚至会引起死亡。
有一天,神农氏尝到一种草叶,突然觉得口干舌麻,头晕目眩,这时他意识到可能中毒了,于是就放下草药背篓,在一棵大树下斜躺着休息。当一阵风吹过时,他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他虚弱地微微睁开眼睛一看,树上有几片叶子冉冉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心中好奇,随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捡来食之,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振奋,且头晕目眩减轻,口干舌麻渐消,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树木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
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树”。这就是最早发现的茶树。此后,茶树逐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历经变异,如荼、诧、茗、蔎、槚等。据后人考证,这些茶的名称,都是“茶”的异名同义字,唐以前一直被人们混用。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改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此后“茶”开始成为通用的名称,“茶”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一直沿用至今。
古老的茶马古道
古往今来,茶不仅仅是一种药草,也不仅仅是色味香卓越的一种饮料,它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已由中华大地走向了全世界。让我们看看茶的历史:
据《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一带的原产地,随着江河交通流入四川——古巴蜀国地区,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是中国饮用茶叶最早的产茶地区,那里有著名的茶马古道,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在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就有记载说,在距今约3000年前的西周时,古巴蜀国已有茶树种植,并将茶叶作为地方的物产,年年进贡给当时的天子周武王。
秦国吞并巴蜀后,茶开始走出蜀道,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可以说,是战争促进了茶的传播。秦统一中国后,茶很快进入中原,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及上层社会。
早期的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于做药,或是祭品。这可能与它最早被使用时,是作为一种能医治百病的神药有关。
汉代,巴蜀地区饮茶已十分普遍,茶在流通中开始成为商品。这有书为证,西汉时,王褒作《僮约》,这是当时一份买卖家奴的契约或对奴仆的种种约束规定。在《僮约》中还有关于茶的描述:“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
湖北江陵西汉墓中曾出土过一箱作为陪葬的茶叶,在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也有一箱茶叶被发现。80年代末,在茶乡湖州的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只完整的青瓷瓮。引人注目的是青瓷瓮的肩部刻有一“茶”字,被认定是汉人用于贮存茶叶的器物。湖州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是古时名茶“阳羡茶”的产地。
“茶圣” 陆羽著《茶经》
唐代伟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年)是中国食疗学说的奠基人,孙氏《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公元652年,时值大唐盛世,饮茶之风已渐盛行,本书载述“茗叶:味苦、咸、酸、冷,无毒。可久食,令人有力,悦志,微动气。”其后成书的《千金翼方》中,也有“茗,春采”,“茗:苦荼。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做饮”等记载,明确将茶列为食疗品种之一。名医陈藏器于公元741年著成的《本草拾遗》中,还指出茶“苦寒,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与现代研究证明饮茶可以减肥相符。
唐代说茶,不能不提一直被人们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的陆羽。陆羽是湖北天门市人,出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享年71岁,可说是一位长寿的老人,这与他一生嗜茶有关。他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陆羽所著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共为十章,七千余言,分为上、中、下三卷。十章目次为: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陆羽每必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在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所以《茶经》一经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宋代盛行的“斗茶”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宋代贡茶工艺的不断发展以及皇帝和上层人士的投入,已取代了唐代由茶人与僧人主导茶文化发展的局面。此外,茶坊、茶肆的出现,使茶开始走向民间。
“斗茶”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也是中国古代茶艺的最高表现形式。宋代人们斗茶所用的主要是建安北苑所产的茶饼。这种茶饼在碾磨以前,须用干净纸包起来捶碎,然后立即碾磨。碾后的茶末要放在茶罗上过筛,筛得越细越好,这样茶末入水后便能漂起来,汤花也能凝结。衡量斗茶的效果,一是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二是看盏的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汤花面上要求色泽鲜白,形状像白米粟粒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得时间较长,能紧贴盏沿而不散退的为赢家;汤花散退早,先出现水痕的斗茶者,便是输家。为了便于观看碗中鲜白的汤花,当时最盛行的茶具便是黑釉建盏。
由于技巧性强,趣味性浓,斗茶主要被文人士大夫用来消遣,与陆羽茶道澄心静虑,天人合一的境界相比已相去颇远,到明代基本绝迹。
今天的饮茶形式源于明代
元代医学家著的《饮膳正要》于公元1330年初问世,这是现存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的营养学着作,其中首见保健茶和酥油茶的记载,并有茶品13种及清茶、建茶等6种茶的煎用方法或与酥油加用的制法等,对人们了解元代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到明、清以至现代,人们对茶叶消费以及药茶等的应用和研究更加广泛。明代,洪武帝为减轻百姓的负担由茶饼改用散茶,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饮茶形式。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著名的《本草纲目》中,载述了以往医家在以茶治病方面的发明及他自己的见解和评论,并载述了17种方书中有关用茶叶治病的附方20个,分别用于气虚头痛、热毒下痢、大便下血、霍乱烦闷、痰喘咳嗽等16种病症。, http://www.100md.com(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