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636006
降糖“一哥”的是是非非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日 大众健康2014年第11期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虽然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但仍有部分医生和患者对二甲双胍的使用存在认识误区。

    不久前,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组织了多位临床专家、药学专家,制定并发布了《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一个权威学术团体,一群顶尖医药专家,单单为一个药发出《共识》,这可不是件常有的事儿。今天,我们也来聊聊二甲双胍那些事。

    坎坷的“加冕”之路

    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国人都偏好“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天然中草药”,而特别排斥通过“化学合成”的所谓“西药”。但是,二甲双胍的优点在于,它虽是化药,但它的发现也来源于天然植物,并且通过科学加工,提高了疗效、去除了毒性。

    这并非信口开河,早在中世纪,就有“民间偏方”在欧洲大陆流传:一种名叫“山羊豆”的牧草,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但直到上世纪初,人们才知道该植物中起到降血糖作用的是“胍”类化合物。

    为了抗击在当时尚无药可治的绝症——“糖尿病”,科学家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胍”的改造工作,合成了一系列胍类衍生物,“二甲双胍”就这样出现了,那一年,是1929年。

    而在此几年前的1922年,发生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胰岛素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并以“起死人、肉白骨”般的神奇疗效挽救了一大批糖尿病患者。所有医生都沉浸在对胰岛素的欣喜和狂热中,他们信心满满地认为:糖尿病从此完全解决,“天下事,大定矣。”

    面对这位光芒耀眼的王者——胰岛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