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内镜发现早期胃癌
目前,胃癌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期胃癌治疗的预后很差,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61%,而早期胃癌治疗的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为84%~99%。胃癌维持在早期阶段的平均时间约44个月,此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色素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窄波成像内镜以及共聚焦显微内镜等的相继出现和使用,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断提高。
色素内镜
色素内镜是指在内镜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辅助使用色素制剂及染料,以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病灶的形态、范围更为清晰,从而提高胃癌的目视发现能力,引导活检及治疗,提高病变检出率。
目前较常用的色素制剂及染料有靛胭脂染色和美蓝染色。美蓝为吸收性染料,常用0.2%~0.7%的溶液喷洒于胃黏膜。正常胃黏膜、溃疡或糜烂等炎性病变组织不吸收、不着色,而发生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的胃黏膜,吸收美蓝后呈蓝色。必要时加用蛋白溶解酶,可进一步提高清晰度,更易发现病变,对直径<4毫米的肉眼难以识别的早期胃癌有辅助诊断价值。靛胭脂为不吸收性染料,用0.2%的溶液喷洒胃黏膜后,若表现为正常胃小凹区结构消失,表面为颗粒样、结节样改变,颜色发红或褪色,黏膜下血管紊乱、消失并易出血,则为早期胃癌。
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小凹形态和微血管形态结构变化,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胃小凹变小,形状不规则,正常胃黏膜的集合静脉和真毛细血管网消失,出现细网状、螺旋状以及不规则的肿瘤新生血管,为早期胃癌内镜下的特征性表现。此外,放大内镜结合色素染色更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
窄带成像技术(NBI)
NBI是将内镜广谱的光学滤器改为窄谱滤器,使通过光学滤器的光谱发生改变,由于不同的光谱所穿透黏膜的深度不同,所以NBI下黏膜的形态与毛细血管的图像更清晰,从而能够发现在普通白光内镜下难以被发现的病变,更准确地引导活检,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NBI与染色体内镜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可清晰观察黏膜细微血管形态。
将NBI+放大内镜结合可以清楚地观察胃黏膜及其微血管的结构,从而指导内镜下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实现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根治。
超声胃镜(EUS)
EUS检查应用于临床已有近20年,现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技术。EUS是装有高频超声探头和超声发生装置的特殊内镜,主要优点是既可以用内镜直接检查,又可以同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显示出胃壁的各层解剖结构,并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细胞活组织检查。
目前,EUS可显示正常胃壁结构的5层的声像图,由此在确定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并为选择早期胃癌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提供参考。三维超声内镜(3-D EUS)对早期胃癌能够进行更好成像及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共聚焦显微内镜(CEM)
CEM是一种将微型共聚焦显微镜安装于传统电子胃镜的头端,通过特殊的荧光剂,使用激光激发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像的装置。CEM通过点扫描激光分析,可获得放大1000倍的横切面图像,相当于传统组织学检查的放大倍数。
将CEM用于临床观察胃黏膜,所得到的实时显微组织学图像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是目前CEM还在研究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虽然目前用于临床的内镜检查新技术很多,但传统内镜仍然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色素内镜、NBI常常和放大内镜技术结合,能够清晰的观察胃黏膜上皮结构和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形态,从而明显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目前还不能取代传统的病理活组织检查。 (任宏宇)
近年来,随着色素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窄波成像内镜以及共聚焦显微内镜等的相继出现和使用,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断提高。
色素内镜
色素内镜是指在内镜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辅助使用色素制剂及染料,以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病灶的形态、范围更为清晰,从而提高胃癌的目视发现能力,引导活检及治疗,提高病变检出率。
目前较常用的色素制剂及染料有靛胭脂染色和美蓝染色。美蓝为吸收性染料,常用0.2%~0.7%的溶液喷洒于胃黏膜。正常胃黏膜、溃疡或糜烂等炎性病变组织不吸收、不着色,而发生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的胃黏膜,吸收美蓝后呈蓝色。必要时加用蛋白溶解酶,可进一步提高清晰度,更易发现病变,对直径<4毫米的肉眼难以识别的早期胃癌有辅助诊断价值。靛胭脂为不吸收性染料,用0.2%的溶液喷洒胃黏膜后,若表现为正常胃小凹区结构消失,表面为颗粒样、结节样改变,颜色发红或褪色,黏膜下血管紊乱、消失并易出血,则为早期胃癌。
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小凹形态和微血管形态结构变化,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胃小凹变小,形状不规则,正常胃黏膜的集合静脉和真毛细血管网消失,出现细网状、螺旋状以及不规则的肿瘤新生血管,为早期胃癌内镜下的特征性表现。此外,放大内镜结合色素染色更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
窄带成像技术(NBI)
NBI是将内镜广谱的光学滤器改为窄谱滤器,使通过光学滤器的光谱发生改变,由于不同的光谱所穿透黏膜的深度不同,所以NBI下黏膜的形态与毛细血管的图像更清晰,从而能够发现在普通白光内镜下难以被发现的病变,更准确地引导活检,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NBI与染色体内镜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可清晰观察黏膜细微血管形态。
将NBI+放大内镜结合可以清楚地观察胃黏膜及其微血管的结构,从而指导内镜下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实现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根治。
超声胃镜(EUS)
EUS检查应用于临床已有近20年,现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技术。EUS是装有高频超声探头和超声发生装置的特殊内镜,主要优点是既可以用内镜直接检查,又可以同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显示出胃壁的各层解剖结构,并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细胞活组织检查。
目前,EUS可显示正常胃壁结构的5层的声像图,由此在确定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并为选择早期胃癌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提供参考。三维超声内镜(3-D EUS)对早期胃癌能够进行更好成像及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共聚焦显微内镜(CEM)
CEM是一种将微型共聚焦显微镜安装于传统电子胃镜的头端,通过特殊的荧光剂,使用激光激发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像的装置。CEM通过点扫描激光分析,可获得放大1000倍的横切面图像,相当于传统组织学检查的放大倍数。
将CEM用于临床观察胃黏膜,所得到的实时显微组织学图像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是目前CEM还在研究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虽然目前用于临床的内镜检查新技术很多,但传统内镜仍然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色素内镜、NBI常常和放大内镜技术结合,能够清晰的观察胃黏膜上皮结构和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形态,从而明显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目前还不能取代传统的病理活组织检查。 (任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