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满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那个所谓“忍得住的孩子有更多糖吃”的试验一度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很多父母因此得出结论:要想将来更成功,现在就要训练孩子控制欲望。由此延伸出许多讨论:小婴儿哭泣的时候要不要马上抱?孩子要一个玩具要不要马上买?当孩子提出一个要求,如果你有能力满足,那么要不要马上满足?
“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这种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理论起源 :棉花糖实验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于1968年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一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于是人们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断章取义,甚至添油加醋。
误解一:对定义的误解
实验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义了“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
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08 字符。
“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要让孩子学会等待”,这种观点背后还有一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理论起源 :棉花糖实验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于1968年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孩子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一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一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二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孩子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一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二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
于是人们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断章取义,甚至添油加醋。
误解一:对定义的误解
实验从一开始,就明确定义了“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
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0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