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造幸福的大脑?
一位神经心理学家提出一种观点,通过基本需求的满足(安全感、满足感和交往)和训练神经元克服消极倾向。
在虚构的世界里,或者是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但是最终结果并不令人高兴。我们似乎可以使自己有任何惬意的事情——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再后来得到百万美元或者百万粉丝——最后我们都适应了这些,又去寻找新的不满意的事情。
如果从细微的层面去看这件事,你就会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你去工作,挣点钱,买点吃的,和朋友、家人或者同事交往,回到家里看看电视。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但是你仍旧摆脱不掉压力,还会感到不满足,或者会产生孤独感。
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博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雷特尔古德科学研究中心顾问,也是《链接幸福:容易满足的新大脑,平静和信心》一书的作者。他说,我们的大脑会自然而然地瞩目于消极的事情,这些消极的东西总会使我们因压力而感到不幸福,尽管在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东西。的确,生活是艰难的,有时候甚至非常糟糕,这是毫无疑问的。汉森在书中(基于对大脑结构认识和研究所写出的自救手册)并不是要我们完全不去想那些消极的体验,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相反的,他提倡在遭遇消极经历时,我们的大脑要去欣赏那些积极的经历,花一点时间把精力集中于积极的东西,并把它们装在大脑中。
我(BECK)曾经同汉森讨论过这件事,他把这种现象叫做“接受良好”。他还讲述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充分利用大脑谋求生存,而不是谋求未必出现的幸福。
BECK:“接受良好”是你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你能够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在大脑中是如何运作的吗?
汉森: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都想在自己身上发生好事情:幸福、活力、爱情、信心等。问题是就我们的大脑来说,如何才能产生这些东西?的确,这些良好事情的体验对于我们很重要,我们都希望有这些事情出现,然后尽力去感受它们。因为如果不去尽力感受,它们就不会有效地嵌在你的大脑之中。所以我在书中提出要多花上10秒、20秒、30秒的时间,使我们每天的经历变成神经网络的一部分,这样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越来越多地拥有它们的力量。
BECK:你不是在解释我们的神经结构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吗?那么,良好体验和使大脑出现实实在在的变化是什么关系呢?
汉森:有一句话非常经典:“神经元是共生共灭的”。这就是说反复出现的心理活动构建了神经网络。这一过程是通过大量的不同机制,包括可以感觉得到存在的神经元突触和神经元突触的新建,与此同时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繁忙的区域。问题是大脑最善于用消极经历建立神经结构。你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遭受疼痛就立刻会感觉到。遗憾的是,大脑不善于把良好的体验转变成神经网络的情绪学习状态。
BECK:在书的第一页引言中你说到:“积极的思想……通常都在大脑中被浪费掉了。”你能解释一下积极的思想和“接受良好”之间的区别吗?
汉森:这是一个核心又核心的问题。第一,积极思想的定义是概念上和口头上的。大部分概念上和口头上的东西,对一天当中的实际感受和活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我认识很多有积极意识的人,他们看着有光明的一面,但在内心深处却感到极为惊恐,深受伤害,或者感到孤独。这是光明的一面没有进入大脑网络。请想一想,所有都对你说世界是个好地方的人,仍然会因害怕而抽搐。
我认为积极的思想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但我的观点是积极思想不如清晰的思想。我认为看到全景非常重要,就像马赛克一样,要看到那些不好的瓷砖,同时也要看到上等的瓷砖。遗憾的是我们的大脑对不好的瓷砖不敏感,所以对那些像地面一样平整的上等瓷砖看的非常仔细。我对积极的思想并不怎么看好,这是因为它暗示着我们忽略了消极的东西。
我认为大多数有益的思想在大脑中都被浪费掉的原因,在于安装程序和激活程序之间的根本差别。当人们产生了有益的思想,甚至有了最为有益体验的时候,他没有花费10秒钟、20秒钟去强化它,并把它安装到大脑网络中去。所以它们此时还不是积极思想,它们在大脑中被浪费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有益的思想在大脑中被浪费掉的原因。
BECK: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进化形成了对消极东西的注意?
汉森:在我们祖先的进化过程中,他们需要传递基因。日常来自于食肉动物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对生存来说更为严峻,另一方面有益的东西如食物、住所,或者交配机会等,也会对他们形成威胁。这些东西都是有益的,如果今天你不能得到,作为动物你就会盼望明天的机会。如果动物或者是早期的人类,今天不能躲避食肉动物,结果是就会死掉。
这就是为什么如科学家所说,人们有对负面的偏好。我把它们比作是今天劣质的维克牢尼龙扣和优质的特氟龙。比如,对于一个人来说,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记忆得更为牢固,所以负面的东西就起到了支配作用。就它们的关系而言,研究表明,好的、牢固的关系和负面东西作用所产生影响的比率为5:1。
有益的经历使用的是常规记忆系统:从短期缓存转移到长期保存。但是,一种体验从短期缓存状态转变到长期保存状态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那我们通常都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或许是每天都把一般的有益经历一个又一个地让它过去:每天都做一些事情,如向外面看看花儿正在盛开,孩子们在大笑着,吃着味道不错的巧克力,但是这些经历没有被转入储存,也没有长久的价值。
BECK:你在书中提到经常的锻炼也是因素之一,你能解释一下,它会对人有特别的帮助吗?
汉森:奇怪的是我本人有点不喜欢锻炼。研究表明,锻炼是身体健康的明显因素,而且还有利于心理健康。比如,研究表明经常锻炼对于轻度抑郁症和药物治疗有大体一样的效果。这项研究是与学习有关的研究,同样也是认知科学的研究,特别是情感科学的研究。
有抑郁症的人,轻度到中度抑郁的人,他们仍然会有积极的体验,但是他们没有把这种体验进行转变。有关为什么锻炼对抑郁症能够有如此大的提高情绪的效果?有一种理论说锻炼可以促进海马体新神经元的增长,这与学习是有关系的。对从生活体验中学习,学会如何把事物按顺序排放,在大画面中看东西等都同样有关。促进了海马体神经元的增长,人们就更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使用积极经历。 (吴士异)
在虚构的世界里,或者是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发生,但是最终结果并不令人高兴。我们似乎可以使自己有任何惬意的事情——有一份理想的工作,有一个美满的婚姻,再后来得到百万美元或者百万粉丝——最后我们都适应了这些,又去寻找新的不满意的事情。
如果从细微的层面去看这件事,你就会平平淡淡过好每一天。你去工作,挣点钱,买点吃的,和朋友、家人或者同事交往,回到家里看看电视。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但是你仍旧摆脱不掉压力,还会感到不满足,或者会产生孤独感。
神经心理学家里克·汉森博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格雷特尔古德科学研究中心顾问,也是《链接幸福:容易满足的新大脑,平静和信心》一书的作者。他说,我们的大脑会自然而然地瞩目于消极的事情,这些消极的东西总会使我们因压力而感到不幸福,尽管在生活中有很多积极的东西。的确,生活是艰难的,有时候甚至非常糟糕,这是毫无疑问的。汉森在书中(基于对大脑结构认识和研究所写出的自救手册)并不是要我们完全不去想那些消极的体验,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相反的,他提倡在遭遇消极经历时,我们的大脑要去欣赏那些积极的经历,花一点时间把精力集中于积极的东西,并把它们装在大脑中。
我(BECK)曾经同汉森讨论过这件事,他把这种现象叫做“接受良好”。他还讲述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如何充分利用大脑谋求生存,而不是谋求未必出现的幸福。
BECK:“接受良好”是你这本书的中心思想。你能够解释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它在大脑中是如何运作的吗?
汉森:简单地说,就是我们都想在自己身上发生好事情:幸福、活力、爱情、信心等。问题是就我们的大脑来说,如何才能产生这些东西?的确,这些良好事情的体验对于我们很重要,我们都希望有这些事情出现,然后尽力去感受它们。因为如果不去尽力感受,它们就不会有效地嵌在你的大脑之中。所以我在书中提出要多花上10秒、20秒、30秒的时间,使我们每天的经历变成神经网络的一部分,这样无论走到哪里,你都会越来越多地拥有它们的力量。
BECK:你不是在解释我们的神经结构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吗?那么,良好体验和使大脑出现实实在在的变化是什么关系呢?
汉森:有一句话非常经典:“神经元是共生共灭的”。这就是说反复出现的心理活动构建了神经网络。这一过程是通过大量的不同机制,包括可以感觉得到存在的神经元突触和神经元突触的新建,与此同时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繁忙的区域。问题是大脑最善于用消极经历建立神经结构。你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旦遭受疼痛就立刻会感觉到。遗憾的是,大脑不善于把良好的体验转变成神经网络的情绪学习状态。
BECK:在书的第一页引言中你说到:“积极的思想……通常都在大脑中被浪费掉了。”你能解释一下积极的思想和“接受良好”之间的区别吗?
汉森:这是一个核心又核心的问题。第一,积极思想的定义是概念上和口头上的。大部分概念上和口头上的东西,对一天当中的实际感受和活动不会产生多大影响。我认识很多有积极意识的人,他们看着有光明的一面,但在内心深处却感到极为惊恐,深受伤害,或者感到孤独。这是光明的一面没有进入大脑网络。请想一想,所有都对你说世界是个好地方的人,仍然会因害怕而抽搐。
我认为积极的思想对我们是有帮助的,但我的观点是积极思想不如清晰的思想。我认为看到全景非常重要,就像马赛克一样,要看到那些不好的瓷砖,同时也要看到上等的瓷砖。遗憾的是我们的大脑对不好的瓷砖不敏感,所以对那些像地面一样平整的上等瓷砖看的非常仔细。我对积极的思想并不怎么看好,这是因为它暗示着我们忽略了消极的东西。
我认为大多数有益的思想在大脑中都被浪费掉的原因,在于安装程序和激活程序之间的根本差别。当人们产生了有益的思想,甚至有了最为有益体验的时候,他没有花费10秒钟、20秒钟去强化它,并把它安装到大脑网络中去。所以它们此时还不是积极思想,它们在大脑中被浪费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有益的思想在大脑中被浪费掉的原因。
BECK:为什么我们的大脑进化形成了对消极东西的注意?
汉森:在我们祖先的进化过程中,他们需要传递基因。日常来自于食肉动物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对生存来说更为严峻,另一方面有益的东西如食物、住所,或者交配机会等,也会对他们形成威胁。这些东西都是有益的,如果今天你不能得到,作为动物你就会盼望明天的机会。如果动物或者是早期的人类,今天不能躲避食肉动物,结果是就会死掉。
这就是为什么如科学家所说,人们有对负面的偏好。我把它们比作是今天劣质的维克牢尼龙扣和优质的特氟龙。比如,对于一个人来说,负面信息比正面信息记忆得更为牢固,所以负面的东西就起到了支配作用。就它们的关系而言,研究表明,好的、牢固的关系和负面东西作用所产生影响的比率为5:1。
有益的经历使用的是常规记忆系统:从短期缓存转移到长期保存。但是,一种体验从短期缓存状态转变到长期保存状态需要有足够长的时间。那我们通常都是怎样做的呢?我们或许是每天都把一般的有益经历一个又一个地让它过去:每天都做一些事情,如向外面看看花儿正在盛开,孩子们在大笑着,吃着味道不错的巧克力,但是这些经历没有被转入储存,也没有长久的价值。
BECK:你在书中提到经常的锻炼也是因素之一,你能解释一下,它会对人有特别的帮助吗?
汉森:奇怪的是我本人有点不喜欢锻炼。研究表明,锻炼是身体健康的明显因素,而且还有利于心理健康。比如,研究表明经常锻炼对于轻度抑郁症和药物治疗有大体一样的效果。这项研究是与学习有关的研究,同样也是认知科学的研究,特别是情感科学的研究。
有抑郁症的人,轻度到中度抑郁的人,他们仍然会有积极的体验,但是他们没有把这种体验进行转变。有关为什么锻炼对抑郁症能够有如此大的提高情绪的效果?有一种理论说锻炼可以促进海马体新神经元的增长,这与学习是有关系的。对从生活体验中学习,学会如何把事物按顺序排放,在大画面中看东西等都同样有关。促进了海马体神经元的增长,人们就更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使用积极经历。 (吴士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