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838322
“寨卡”究竟能否肆虐?(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大众健康》2016年第3期
     从2015年到2016年2月5日,全球已有33个国家爆发寨卡病毒疫情,其中巴西最为严重,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爆炸性传播”。随着寨卡病毒的传播,巴西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和新生儿先天性小头畸形异常增多。

    那么,为什么说这次疫情是“爆炸性传播”?为什么说寨卡病毒不再是登革热“温和的兄弟”?目前我国也确诊了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会不会引起寨卡病毒在我国流行呢?

    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是乌干达语“Zika”,意思是“杂草”。1947年,科学家们在乌干达抓来一些猴子放在笼子里,准备用于黄热病的研究,其中一只猴子突然出现发热的症状。科学家们从这只猴子体内分离到一种病毒。由于这些猴子生长在乌干达的杂草丛中,科学家们把这种病毒命名为“寨卡病毒”。1948年初,人们从当地非洲伊蚊体内分离出寨卡病毒。血清学研究证实,人类也会被感染。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与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是近亲。1956年,动物试验证明寨卡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后来的调查发现,寨卡病毒在非洲和亚洲南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动物(特别是猴子)中广泛流行。

    图1. 寨卡病毒结构的模式图

    为什么说寨卡病毒正在“爆炸性传播”?

    1952年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