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你不是一个人在看
弹幕功能有很强的实时互动感,大家在观看的同时迅速的发出自己观看的感受,让你不单单只是从观看节目中找寻到快乐,同时也在吐槽弹幕中狂笑。
自2008年3月弹幕功能首次进入国人的视野至今短短的八年时间,弹幕经历了从初兴时的否定排斥到一些视频网站的点水尝试再到今时今日的争相追捧。大到影院、晚会,小到手机陌生来电都有弹幕的身影,弹幕这个新兴功能何以会如此神迹般的被大众所接纳与认呢?
实时互动,体验参与感
弹幕功能的出现,使得观看视频不再是“你演我看”的单一被动模式,在当今真人秀节目盛行的时代,使用弹幕模式观看节目就呈现出直播时候的播放效果,有很强的实时互动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很多人一同观看节目,大家在观看的同时迅速的发出自己观看的感受,让你不单单只是从观看节目中找寻到快乐,同时也在吐槽弹幕中狂笑。
开阔创新,展现自我才华
弹幕不仅加强了用户的互动性,而且让用户能对于视频进行二次创作。弹幕中最常飘过的是“2333”,现在已演变为“6666”。这个“2333”是“弹友”们自创的语言,为“呵呵”之意;随后又有“弹友”将其升华2X3=6,用“6666”代替“2333”成为新生代的“呵呵”。并且这些弹幕自创语和网络流行语一样受到追捧和流行,由此不难看出,人们更热衷于挣脱语言法则的创新,以及对传统既有模式的突破。
平添更多乐趣
在观看弹幕视频时观众可以自由转化关注点——视频内容,或弹幕内容。在一部电影播放过程中,弹幕的数量并不是一直都漫天飞,往往随着剧情情节而或多或少,绝大部分时候,弹幕的数量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不影响观影效果。任何一部电影都会高潮铺垫交替出现,在平淡无聊之时电影屏幕上出现很多有意思的“槽点”评论,看过后就会不经意笑起来,这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观影感受,为无趣部分也平添了更多的乐趣和价值。
握有主动权
据不完全统计观看视频时会打开弹幕的用户80%是90后和00后,年轻人喜欢打破规则和重构规则。年轻的弹幕大军更更喜欢独特新颖的体验,拒绝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因而希望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刻板、保守的束缚。弹幕本质上是一种评论的形式,但它又与以往的评论形式有所不同,是以“覆盖视频”、“转瞬即逝”的特点,使得观众体验到了打破传统、重构评论规则的主权。在观看弹幕视频时,观众可以随心随性的进行点评,甚至可以另起炉灶自编一个剧本也是可能的,这样的个性化体验自然逃不过年轻人的敏锐捕捉力。
情感合理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和审美标准,可能对导演精心打造的完美主角不屑一顾,此时内心的感受很纠结甚至有怀疑自己的可能。弹幕的出现使观众能够清楚的定位自己的想法是同大家一样的、合理的、正常的。
寻求归属感
人性本身趋向于从众,避免孤立。喜欢弹幕视频的观众除了以年轻人为主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共同点——宅。
“御宅族”在不断扩张是不假,但无论是在相对数还是在绝对数上毕竟还属于小众群体。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相比更需要一种归属感,也就是需要对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御宅族们用自己才懂的语言,嬉笑怒骂寻求精神归宿。弹幕网站的实质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不仅是为御宅族提供交流的平台,还是高度整合御宅族资源的人人可参与的网络平台,在弹幕网站上字幕组提供字幕,传统的主流视频网站提供视频源,观众提供弹幕评论。在没有弹幕网站之前国内的御宅族首先需要去下载动画,或者在主流视频网站上观看动画,之后再去论坛分析评论参与讨论,但是弹幕网站使这一切只需打开弹幕网站的视频就可以完成,所以弹幕网站还是一种“懒人”(将追求高效率的人称为懒人)的产物,它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与快餐文化下中国御宅族的心理与效率需求。
减少孤独感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私人专享型”媒介盛行的同时就意味着同时实地观看同一内容的人数变少。“私屏”的诞生与普及直接导致了用户观看视频时孤独感的增加、并促进了用户渴望与他人分享观感的急切心情。
弹幕的出现恰好能给用户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孤独感的减少,同时也能给观众塑造“共同观看”的感觉。弹幕随着视频内容的播放而不断滚动,使得观看者获得与他人即时交流的错觉,观看视频的同时就像在和成千上万的网友进行闲聊一样。这种实时交流的错觉感,有利于观者孤独感的减少。
增强存在感
虽说“宅属性”已经遍及全球,人和人根本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了,但是对于人际交往的需要却是有增无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影是可以在“私屏”上独享的,可是院线大电影的票房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这是由于社会化的人们更适应于与他人一起去感受电影中悲欢离合,一起笑欢乐可以增加百倍,一起哭感动亦可以增加百倍。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模式下,它形成了新的“抱团”观看模式,也真正实现了无时空距离的社交。
你不是一个人在看——这就是弹幕带来的存在感。
郭薇,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心理科心理治疗师,中级职称,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热线、心理测查等工作。擅长方向:婚恋、人际关系、子女教育、升学就业等发展性心理咨询等。
自2008年3月弹幕功能首次进入国人的视野至今短短的八年时间,弹幕经历了从初兴时的否定排斥到一些视频网站的点水尝试再到今时今日的争相追捧。大到影院、晚会,小到手机陌生来电都有弹幕的身影,弹幕这个新兴功能何以会如此神迹般的被大众所接纳与认呢?
实时互动,体验参与感
弹幕功能的出现,使得观看视频不再是“你演我看”的单一被动模式,在当今真人秀节目盛行的时代,使用弹幕模式观看节目就呈现出直播时候的播放效果,有很强的实时互动感,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很多人一同观看节目,大家在观看的同时迅速的发出自己观看的感受,让你不单单只是从观看节目中找寻到快乐,同时也在吐槽弹幕中狂笑。
开阔创新,展现自我才华
弹幕不仅加强了用户的互动性,而且让用户能对于视频进行二次创作。弹幕中最常飘过的是“2333”,现在已演变为“6666”。这个“2333”是“弹友”们自创的语言,为“呵呵”之意;随后又有“弹友”将其升华2X3=6,用“6666”代替“2333”成为新生代的“呵呵”。并且这些弹幕自创语和网络流行语一样受到追捧和流行,由此不难看出,人们更热衷于挣脱语言法则的创新,以及对传统既有模式的突破。
平添更多乐趣
在观看弹幕视频时观众可以自由转化关注点——视频内容,或弹幕内容。在一部电影播放过程中,弹幕的数量并不是一直都漫天飞,往往随着剧情情节而或多或少,绝大部分时候,弹幕的数量是可以接受的,基本上不影响观影效果。任何一部电影都会高潮铺垫交替出现,在平淡无聊之时电影屏幕上出现很多有意思的“槽点”评论,看过后就会不经意笑起来,这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新奇的观影感受,为无趣部分也平添了更多的乐趣和价值。
握有主动权
据不完全统计观看视频时会打开弹幕的用户80%是90后和00后,年轻人喜欢打破规则和重构规则。年轻的弹幕大军更更喜欢独特新颖的体验,拒绝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因而希望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刻板、保守的束缚。弹幕本质上是一种评论的形式,但它又与以往的评论形式有所不同,是以“覆盖视频”、“转瞬即逝”的特点,使得观众体验到了打破传统、重构评论规则的主权。在观看弹幕视频时,观众可以随心随性的进行点评,甚至可以另起炉灶自编一个剧本也是可能的,这样的个性化体验自然逃不过年轻人的敏锐捕捉力。
情感合理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和审美标准,可能对导演精心打造的完美主角不屑一顾,此时内心的感受很纠结甚至有怀疑自己的可能。弹幕的出现使观众能够清楚的定位自己的想法是同大家一样的、合理的、正常的。
寻求归属感
人性本身趋向于从众,避免孤立。喜欢弹幕视频的观众除了以年轻人为主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共同点——宅。
“御宅族”在不断扩张是不假,但无论是在相对数还是在绝对数上毕竟还属于小众群体。小众文化与大众文化相比更需要一种归属感,也就是需要对志同道合的陌生人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御宅族们用自己才懂的语言,嬉笑怒骂寻求精神归宿。弹幕网站的实质是一个互联网平台,不仅是为御宅族提供交流的平台,还是高度整合御宅族资源的人人可参与的网络平台,在弹幕网站上字幕组提供字幕,传统的主流视频网站提供视频源,观众提供弹幕评论。在没有弹幕网站之前国内的御宅族首先需要去下载动画,或者在主流视频网站上观看动画,之后再去论坛分析评论参与讨论,但是弹幕网站使这一切只需打开弹幕网站的视频就可以完成,所以弹幕网站还是一种“懒人”(将追求高效率的人称为懒人)的产物,它迎合了快节奏生活与快餐文化下中国御宅族的心理与效率需求。
减少孤独感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私人专享型”媒介盛行的同时就意味着同时实地观看同一内容的人数变少。“私屏”的诞生与普及直接导致了用户观看视频时孤独感的增加、并促进了用户渴望与他人分享观感的急切心情。
弹幕的出现恰好能给用户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和孤独感的减少,同时也能给观众塑造“共同观看”的感觉。弹幕随着视频内容的播放而不断滚动,使得观看者获得与他人即时交流的错觉,观看视频的同时就像在和成千上万的网友进行闲聊一样。这种实时交流的错觉感,有利于观者孤独感的减少。
增强存在感
虽说“宅属性”已经遍及全球,人和人根本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了,但是对于人际交往的需要却是有增无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影是可以在“私屏”上独享的,可是院线大电影的票房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这是由于社会化的人们更适应于与他人一起去感受电影中悲欢离合,一起笑欢乐可以增加百倍,一起哭感动亦可以增加百倍。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模式下,它形成了新的“抱团”观看模式,也真正实现了无时空距离的社交。
你不是一个人在看——这就是弹幕带来的存在感。
郭薇,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心理科心理治疗师,中级职称,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热线、心理测查等工作。擅长方向:婚恋、人际关系、子女教育、升学就业等发展性心理咨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