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在咫尺的“生离”
请换位思考一下,有谁愿意宁可忍受不仁不孝的骂名也要把父母捆绑起来的?
受访嘉宾:武警总医院心理科史宇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里有一位亲人,他(她)渐渐对很多事情开始遗忘,并且越来越严重,不记得亲友,不认得家,甚至有一天他(她)开始不认得朝夕相处的你;他的判断力出现问题,渐渐不能独立做任何事情;他(她)的情感淡漠起来,看上去对你漠不关心、形同路人;他(她)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然后,他(她)开始不太说话,你也搞不清楚是他(她)不想说话还是语言能力下降,他(她)不能自己穿衣服了,不能自己吃饭了,甚至大小便开始失禁;最后,他(她)的身边完全不能离开人了,你必须一天24小时寸步不离,就好像他(她)是一个刚刚初生的婴儿。可不同的是,婴儿会给你初生的喜悦,带给你新生的希望,而他(她)则会肢体僵硬,像植物人一样躺在那里,直至停止呼吸。而这个他(她)曾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如果是这样,你会有一种怎样的心境?这就是者通常的心境。这种近在咫尺的“生离”,某种意义上比“死别”更加无助、更加悲哀。
当我们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时,我们经常会关注到患者的生存现状,很少考虑到照料者的生存现状。事实上,照料者本身正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和痛苦,他们的心理状况非常值得身边的亲友时常慰藉。这种关心有时决定了他们能否坚持下去和怎样坚持下去。在这个问题上,武警总医院心理科医生史宇谈到了以下发人深思的五点。
1.调整心态——要看到自己的成绩
通常来讲,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追求回报的。照料呱呱坠地的婴儿固然很累,但是照料者仍然非常开心,因为婴儿的生长速度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子,让照料者充满希望和成就感。再比如做生意,即便某单生意的盈利速度很慢,但是能看到天天在赚,那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如果相反呢?生意天天都在赔钱,你还想继续做下去吗?照料日落西山的老人,特别是有病的老人,那种无望感会不会让你打“退堂鼓”?
所以,要帮助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照料者调整心态。照料老人也是有成绩的,如果老人的病情发展速度减缓,病情维持现状,那肯定与精心的照料是分不开的。这个功劳是很大的,如果照料者看不到自己的成绩,那一定要帮助他看到自己的产出。阶段成就感对于坚持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2.理解萬岁——很多时候照料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记得电视上一个公益广告吗?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与亲友一起在饭店吃饭,忽然老人用手抓起几个饺子揣进口袋,身边的儿子觉得颜面扫地,刚要责怪父亲,忽然老人说,我要给我儿子带回去,他最喜欢吃饺子了。老人已经不认得儿子了,却没有忘记儿子喜欢吃饺子。多么感人的一幕!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及其家属来说,忘掉亲人的确很悲伤。但是更现实的情况是,忘人至少没有危险,而有些事情的遗忘则会危及他们的生命。比如,走失,吃错了东西,做危险的事等等。特别是那些体力还不错的老人,更是如此。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样保护患者的安全呢?
有时候会读到类似这样的新闻,某某把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用绳子绑在床上,其解释为怕他走失或者出危险。于是乎,社会上一片谴责。但请换位思考一下,有谁愿意宁可忍受不仁不孝的骂名也要把父母捆绑起来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遭受舆论的谴责,宁可父母被绳子勒疼了,他们也要保全父母的生命。这样做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可能也分辨不清,他们可能也非常无助。他们只是在毫无办法的时候采取了最基本、最本能的应对方法。如果亲友连这点理解都没有,那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残忍了呢?!
如果认为照料者的行为不妥,先别急着埋怨,换位体验一下,找专业人士评估患者病情,与照料者一起想办法。
3.讲话聊天——多与照料者沟通交流
人是需要语言沟通的高等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但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缺乏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所以照料者多半不能拥有充足的语言沟通机会。长此以往,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照料者发生心理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所以,无论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家庭是请保姆看护抑或是牺牲某一个子女照料,周围的亲友都应该去正向理解他们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每天尽量与他们多聊聊天说说话,以满足他们的语言沟通诉求,并且给予照料者规律的假期和充足的休息。
4.生命两头平等的爱——No!别设定不可能的目标
经常有人拿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与婴儿相提并论,同样的不谙世事,同样的懵懂无语,但是我们对婴儿就那么地有耐心,对老人却不能。于是有人提出,我们要“给予生命两头平等的爱。”
平等,是绝对不可能的。两者的年龄、状态、在家庭中的位置都截然不同,怎么能平等对待呢?这就好比满分100分的试卷非要得个120分的成绩,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不要给自己设定这种有悖人性的不合理的目标,给自己设定这种目标,相当于自虐。承认“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老话,承认自己照顾久了会烦,但是具体情况时,采取合理的疏导方式,不要发泄给老人,尽心尽力地去照料,就已经足够好了。
5.面对现实——阿尔茨海默病不可逆
家庭所有相关成员都必须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特点,这种疾病是不可逆的。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会保持现状或者慢慢好起来。所以,不要内心期待老人会症状变轻或者恢复,那是错误的,是不可能的。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充分理解照料者的心境和困难。只有对照料者有充分的同理心,才能够以客观的心态评价照料者的付出,才能给予老人更好的照顾。 (栾兆琳)
受访嘉宾:武警总医院心理科史宇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里有一位亲人,他(她)渐渐对很多事情开始遗忘,并且越来越严重,不记得亲友,不认得家,甚至有一天他(她)开始不认得朝夕相处的你;他的判断力出现问题,渐渐不能独立做任何事情;他(她)的情感淡漠起来,看上去对你漠不关心、形同路人;他(她)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一言不合就暴跳如雷;然后,他(她)开始不太说话,你也搞不清楚是他(她)不想说话还是语言能力下降,他(她)不能自己穿衣服了,不能自己吃饭了,甚至大小便开始失禁;最后,他(她)的身边完全不能离开人了,你必须一天24小时寸步不离,就好像他(她)是一个刚刚初生的婴儿。可不同的是,婴儿会给你初生的喜悦,带给你新生的希望,而他(她)则会肢体僵硬,像植物人一样躺在那里,直至停止呼吸。而这个他(她)曾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
如果是这样,你会有一种怎样的心境?这就是者通常的心境。这种近在咫尺的“生离”,某种意义上比“死别”更加无助、更加悲哀。
当我们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时,我们经常会关注到患者的生存现状,很少考虑到照料者的生存现状。事实上,照料者本身正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和痛苦,他们的心理状况非常值得身边的亲友时常慰藉。这种关心有时决定了他们能否坚持下去和怎样坚持下去。在这个问题上,武警总医院心理科医生史宇谈到了以下发人深思的五点。
1.调整心态——要看到自己的成绩
通常来讲,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追求回报的。照料呱呱坠地的婴儿固然很累,但是照料者仍然非常开心,因为婴儿的生长速度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子,让照料者充满希望和成就感。再比如做生意,即便某单生意的盈利速度很慢,但是能看到天天在赚,那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如果相反呢?生意天天都在赔钱,你还想继续做下去吗?照料日落西山的老人,特别是有病的老人,那种无望感会不会让你打“退堂鼓”?
所以,要帮助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照料者调整心态。照料老人也是有成绩的,如果老人的病情发展速度减缓,病情维持现状,那肯定与精心的照料是分不开的。这个功劳是很大的,如果照料者看不到自己的成绩,那一定要帮助他看到自己的产出。阶段成就感对于坚持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2.理解萬岁——很多时候照料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记得电视上一个公益广告吗?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与亲友一起在饭店吃饭,忽然老人用手抓起几个饺子揣进口袋,身边的儿子觉得颜面扫地,刚要责怪父亲,忽然老人说,我要给我儿子带回去,他最喜欢吃饺子了。老人已经不认得儿子了,却没有忘记儿子喜欢吃饺子。多么感人的一幕!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及其家属来说,忘掉亲人的确很悲伤。但是更现实的情况是,忘人至少没有危险,而有些事情的遗忘则会危及他们的生命。比如,走失,吃错了东西,做危险的事等等。特别是那些体力还不错的老人,更是如此。如果您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样保护患者的安全呢?
有时候会读到类似这样的新闻,某某把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用绳子绑在床上,其解释为怕他走失或者出危险。于是乎,社会上一片谴责。但请换位思考一下,有谁愿意宁可忍受不仁不孝的骂名也要把父母捆绑起来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遭受舆论的谴责,宁可父母被绳子勒疼了,他们也要保全父母的生命。这样做到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可能也分辨不清,他们可能也非常无助。他们只是在毫无办法的时候采取了最基本、最本能的应对方法。如果亲友连这点理解都没有,那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残忍了呢?!
如果认为照料者的行为不妥,先别急着埋怨,换位体验一下,找专业人士评估患者病情,与照料者一起想办法。
3.讲话聊天——多与照料者沟通交流
人是需要语言沟通的高等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但是由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缺乏与人正常沟通的能力,所以照料者多半不能拥有充足的语言沟通机会。长此以往,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照料者发生心理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所以,无论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家庭是请保姆看护抑或是牺牲某一个子女照料,周围的亲友都应该去正向理解他们的做法。在此基础上,每天尽量与他们多聊聊天说说话,以满足他们的语言沟通诉求,并且给予照料者规律的假期和充足的休息。
4.生命两头平等的爱——No!别设定不可能的目标
经常有人拿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与婴儿相提并论,同样的不谙世事,同样的懵懂无语,但是我们对婴儿就那么地有耐心,对老人却不能。于是有人提出,我们要“给予生命两头平等的爱。”
平等,是绝对不可能的。两者的年龄、状态、在家庭中的位置都截然不同,怎么能平等对待呢?这就好比满分100分的试卷非要得个120分的成绩,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不要给自己设定这种有悖人性的不合理的目标,给自己设定这种目标,相当于自虐。承认“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老话,承认自己照顾久了会烦,但是具体情况时,采取合理的疏导方式,不要发泄给老人,尽心尽力地去照料,就已经足够好了。
5.面对现实——阿尔茨海默病不可逆
家庭所有相关成员都必须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特点,这种疾病是不可逆的。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会保持现状或者慢慢好起来。所以,不要内心期待老人会症状变轻或者恢复,那是错误的,是不可能的。了解了这一点,才能充分理解照料者的心境和困难。只有对照料者有充分的同理心,才能够以客观的心态评价照料者的付出,才能给予老人更好的照顾。 (栾兆琳)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发作性疾病 > 阿尔采默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