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 > 202012
编号:13788642
关节不舒服,向保健品求助?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日 《大众健康》 202012
    


    提起关节炎,很多人马上会联想到保健品。我们在关注关节健康的同时,该不该向保健品求助呢?又该如何科学地使用保健品呢?

    关节炎的种类繁多,临床上有超过100多种情况可导致关节炎症和关节疼痛,其中以骨关节炎的患病率最高。关节炎常累及一个或多个关节,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受限。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患者数也在不断增加。关节炎已经成为50岁以上人群丧失劳动力的第二个常见原因,仅次于心脏病。劳动力的丧失及治疗成本增加,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积极预防和延缓关节炎的发生和发展,有效改善骨关节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治疗成本,成为治疗关节炎的最终目标。那么这当中,保健品能发挥作用吗?

    

“野蛮生长”的保健品



    研究显示, 温度和湿度等天气变化,容易诱发和加重关节炎的症状。因此,秋冬季节成为关节炎的高发期,也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季节。但在我国,关节炎特别是早期关节炎患者,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不多。资料显示,我国骨关节炎患者的就诊率仅为50%。受“养生”“补”等文化的影响,相当多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开始盲目求助于保健品。

    我们平时说的关节炎,绝大多数都是特指老年性骨性关节炎(也叫退行性骨关节病)。骨关节炎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关节炎,60岁以上老年人65%都患有骨关节炎。据统计,我国老年人(60岁以上)消费保健品者占比达到40%~50%。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保健品消费,与关节炎的两大症状,即关节疼、关节活动障碍有关。

    由于对关节炎的科普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对保健品的作用定位不准确,大部分患者误认为保健品对关节炎有治疗作用,且不具有毒副作用。与此同时,保健品行业的过度宣传,以及没有循证医学证据地夸大使用效果,也是患者求助于保健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保健品到底有没有用



    市面上流行的关节炎保健品,主要分为“补软骨”和“补骨”两大类。蛋白多糖是关节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作为重要的蛋白多糖,可用于修复软骨基质。钙是骨的主要无机成分,钙及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用于保健品改善骨的质量。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一些以微量元素、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

    那么,保健品到底能不能作为关节炎正规治疗的辅助方法呢?我们从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来分析一下。

    首先,保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要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撑。目前来看,缺乏保健品治疗关节炎的相关临床对照试验,保健品与安慰剂相比是否更有效,未见相关研究报告。

    其次,我们还要关注保健品的化学组成成分是否安全,是否对关节炎有效。例如,以硒元素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主要是针对大骨节病导致的关节炎,对其他关节炎是没有作用的。而且在疾病的晚期,使用硒元素对大骨节病的治疗也没有积极意义。有些传统医药性质的保健品,具体成分不明,不但效果不确切,对人体是否有副作用也是未知,更要慎重选择。因此,正规的医学治疗才是关节炎患者的首选。


    

得了关节炎该怎么办



    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关节炎症状,要积极寻求专科医生帮助。对于关节炎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关节炎的种类,然后根据疾病进展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采取阶梯治疗的办法:

    1.早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可采取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来改善,也可以配合中医的一些疗法,如艾灸等。

    2.对以上方法效果不明显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分为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改善病情进展的口服药等。外用药物主要是关节腔注射的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但是,关节腔注射一定要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否则会增加感染风险。

    3.对于晚期的骨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截骨术、关节置换术等。

    对于其他类型的关节炎,一定要明确关节炎的类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例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导致的关节疼痛等症状,除了针对关节的辅助治疗,一定要进行类风湿和痛风的全身治疗。控制原发病的进展,才能起到治疗作用。

    当然,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运动方式对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也是有帮助的。

    骨科醫生建议:

    1.生活中注意关节的保暖,穿鞋注意舒适度,避免过高的后跟或完全平底。

    2.中老年人减少爬山、上下楼梯等增加关节负荷的运动,可以选择慢跑、骑单车和游泳等运动。

    3.多摄入含钙量丰富的食品,如蛋类、牛奶等。

    关节炎是一类复杂的疾病, 罹患关节炎,应首先求助于专科医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保健品消费可以在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保健品的选择上应理性客观,不应扩大到疾病治疗的范畴。, http://www.100md.com(王伟 李永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