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大众健康.学术版》 > 20109
编号:13775475
论“三毒”与2型糖尿病(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9月1日 《大众健康·学术版》 20109
     粟东波(1966-),男,湖南新宁人,现任新宁县康复医院业务副院长,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

    (湖南新宁康复医院422700)

    【摘要】“三毒”是指“浊毒”、“热毒”、“瘀毒”,是脏腑气化失司的病理产物,又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致病因素;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三大标实证。“三毒”辨证论治是防治2型尿病及其并发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三毒”,2型糖尿病,标实证,“三毒”辨证论治

    Theory “three evils” and 2 diabetes

    Su Dongbo

    【Abstract】“The three evils” are refer to “muddy poisonous”, “the painfully hot sun”, “the stasis to be poisonous”, is the internal organs gasification loses department’s pathology product, is also 2 diabetes and the complication pathogenic factors; Is 2 diabetes has,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three big sign real diagnosis. “the three evils”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prevents and controls 2 urines to get sick and the concurrent card important component.

    【Key words】 “Three evils”, 2 diabetes, sign real diagnosis, “three evil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74X(2010)09-0015-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生活方式等改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糖尿病发生率日益增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十大疾病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经济负担,因此,有关糖尿病的研究已成为世界人民观注的焦点与热点。目前对糖尿病的辨证论治尚未有统一模式,我们在学习前辈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对2型糖尿病的标实证——“三毒”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三毒”

    《金匮要略心典》云:“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由此可见,邪气亢盛,蕴结日久,超过一定阀值,可化为毒。毒在某种意义上是指病因之毒,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毒”是指“浊毒”、“热毒”、“瘀毒”及其相互促进、积聚、凝结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既是脏腑气化失司的病理产物,又是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证的致病因素[1]。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三毒”起重要作用,其临床表现出的浊、热、淤毒也非常突出,因此“三毒”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和三大标实证。

    2“浊毒”形成

    《格致余论》曰:“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日积月累,水之精华,转为混浊”。《杂病源流犀浊》云:“劳倦积伤,胃中虚冷,阴浊上干”。等等这些论著说明了情志、饮食、劳倦等都会导致内生浊邪,我们在临床中观察发现,浊邪的形成与肝、脾、肾的气化失司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主藏血,长期精神紧张,情志忧郁不畅,日久,机体气机失调,血气不和,气化功能障碍,肝藏血功能障碍,精微物质(糖、脂等)贮存异常,堆积脉道,日积月累,化而成浊。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升清降浊;过食伤脾,脾失健运,气化异常,脾清不升,胃浊不降,浊聚脉道,加上营养物质过剩,血浊内生。肾主气化,调节和促进各脏腑气化功能,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各脏腑气化功能减弱,血液与脏腑组织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发生障碍,血液中的水谷精微(糖、脂等)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不能完全被组织所利用,堆积脉道,同时,组织代谢产物不能完全通过血液循环、肾的气化作用排出体外,聚积体内,化而成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肾气不足,三焦枢机不利[2],浊邪壅塞,机体自身清除浊邪功能下降[3],日积月累,当超过机体代尝时,从而为害组织器官,形成“浊毒”。血中“浊毒”内生,是糖尿病病理基础及并发证的核心[4]。近来研究提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过氧化脂质(LPO)等含量明显增高,与血中“浊毒”内生相类似。

    3“热毒”形成

    《素问•奇病论》云:“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灵枢•五变》云:“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丹溪心法》亦云:“酒色无节,酷嗜多煿糟藏,咸酸酢腌,甘肥腥膻之素……于是炎火上熏,脏腑生热。”提示,酒色无度,饮食不节,情志抑郁,肥胖等匀导致热邪内生。其机理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肝、脾、肾受损,脏腑气化失司,浊邪内生,郁久化热,热伤津耗气,导致机体气虚、阴虚;阴虚发热,实热与虚热胶织、绵绵难消。《成方便读》云:“毒者,火邪之盛也”。《重订通俗伤寒论》云:“火热者,必有毒”。实热、虚热内生,而自身不能调节化解,或失治,日久,达到一定阀值时,严重为害机体,形成“热毒”,同时“热毒”与“浊毒”胶结,进一步影响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而且“热毒”最易消耗组织细胞能量(“热耗气伤阴”),能量消耗过多,加上化能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减少,从而脏腑功能障碍加重,生命活动基本物质及代谢产物在血液中聚积(“浊毒”)增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

    4“瘀毒”形成

    清•周学海指出:“血如象舟,津如象水,水津充沛,舟始能行,若津液为火所灼竭,则血液为之瘀滞。”《读医随笔承生化论》云:“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灵枢•百病始生》云:“内伤于忧怒……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说明,火热、气虚、气滞、郁结等均会导致血瘀。肝、脾、肾受损,浊邪内生,浊聚积脉道,气行不利,而致气滞,血液流速减慢;浊邪郁积,日久化热,热伤津耗气,津液不足,脉气虚损[5];“气为血帅”,气虚推血无力,血液流动减慢,津液不足,血液粘稠度增高,这样“浊毒”与“热毒”胶结日久灼煎成瘀。与现代医学认为血管内皮炎性反应,血小板凝聚[6]相类似。瘀阻脉络,日久不解,脉络、孙络出现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瘀塞,脏腑肢体失于血之渗灌、濡养,而形成“瘀毒”。瘀毒破坏脆之脏腑,脏腑功能障碍,精血枯竭,阴阳俱衰,排浊排毒能力逐渐下降;瘀又能化热,因此脉中浊、热、瘀毒增加,形成恶性循环。浊、热、瘀互结,相互促进,相互兼夹,迁延难解,侵犯脏腑肢体脉络,并发多种兼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等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NFM)检测,血液呈“浓、黏、聚、凝”状态,脉管明显变细,与中医脉络瘀阻机制相符。

    5“三毒”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三大标实症

    纵观“三毒”形成机理,糖尿病前期(脾痺),肝、脾、肾等脏腑受损、气化失司,“浊邪”内生,病理因素以“浊毒”为主;糖尿病临床期(消渴),三焦功能障碍,排浊排毒能力下降,浊邪堆积日久,郁而化热,“浊毒”、“热毒”胶结,病理因素以“热毒”、“浊毒”胶结为主;糖尿病并发症期(消痺),“热毒”、“浊毒”胶结成瘀,脉络瘀阻,脏腑肢体失于血之渗灌、濡养而受损,病理因素以浊、热、瘀三毒互结为主。所以说:“三毒”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三大标实症。, http://www.100md.com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