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09年第1期
编号:1359503
余未人:文风余味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17日 晚晴 2009年第1期
     张玲玉

    采访之前,我特意去了一趟书店。在旅游类书籍中看到了一本《苗疆圣地》。乍看起来很像旅游指南,翻几页后觉得有点像游记。再仔细看,原来都不是。

    读完序和作者简介时我就决定买下来,序中的文字对极了我的口味:

    “中华文化的未来选择也不必长期地陷入要么西化要么国粹的怪圈,多民族文化的相知与互补既是重要的价值参照系,又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追求与建构目标。”

    “那些民间的、边缘的文化本来就是一种隐性的、被压抑的、被遮蔽的文化,难道彻底湮灭是它们难以摆脱的宿命?”

    “主流文化与边缘文化唇齿相依,一旦地下水系枯竭,地表水系就水落石出。”

    “余未人,女,年过花甲。从1979年起,14年的时间钟情文学,留下所编辑的文学月刊和撰写的《滴血青春》等5部长篇小说、小说集等。1993年进入民间文化领域,又是14年过去了,在苗乡侗寨留下串串脚印,也留下《千年古风——岜沙苗寨纪事》等5部民间文化著作。曾供职于贵州省文联,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人生转折时,意兴挥毫

    工作3年考入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乌当区文化馆工作10年,1979年进入《花溪》杂志作编辑;后来困扰于一个问题“没有写过小说的编辑,怎么编辑小说?”于是开始创作小说。先后出版和发表了《滴血青春》、《梦幻少女》、《成功女性》等100多部(篇)小说。1993年调到省文联,开始接触民族民间文化,并发生兴趣,于是转而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研究,自己撰写了5部贵州本土文化研究作品《走进鼓楼》和《亲历沧海桑田》等,并组织策划了《贵州民间文学选粹》、《贵州民间文化研究》、《贵州本土文化研究2001》、《贵州本土文化研究2002》4套丛书。主编《贵州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苗人的灵魂》等。

    堪为四字:圆转如意。

    生活上亦是如此。1968年,26岁的余未人和在乌当区工作的王德钦相恋。当时区文化馆有一间空房子,须成了婚方能入住。两人一商量,就把结婚证办了,没有任何结婚仪式,就这样过了大半辈子。后来,独生女儿遗传了他们的风格,结婚也没有办仪式。

    80年代初,伤痕文学风靡、朦胧诗开始流行,在社会上形成文学热潮。《花溪》的发行量一度达到十余万份,王蒙、铁凝、史铁生等一大批名家都在《花溪》发表过作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5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