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359209
把黔东南建成沿海发达城市的“后花园”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28日 晚晴 2009年第12期
刘建国,黄平,长板
     王 东 赵 明 穆 伍

    背景回放:

    2008年12月19日,一条新闻引起了在筑开会的中共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的高度重视:贵州已经启动“长寿之乡”评审活动。一个念头在廖少华书记的大脑中闪现:黔东南州可谓青山绿水,民族风情浓郁,长寿现象十分明显,挖掘全州长寿文化,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随即用手机给州委有关负责人发了一条短信……没过几天,一位个头高大、腰板挺直、声音洪亮、颇有军人风度的中年人行色匆匆地来到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所在地——晚晴杂志社。正是从这天起,他不停地往返于贵阳、凯里、黄平、台江、从江,以及省老龄办、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之间。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老龄工作者的责任和工作作风。与他“砖”来“砖”往之后,引出了不少“玉”。这个人就是黔东南州老龄办主任刘建国,他的一些观点,为“长寿之乡”这个人们都普遍关注的话题增添了不少精彩。

    观点之一:长寿之乡将成为沿海地区“后花园”

    作为黔东南州老龄办主任的刘建国在“贵州长寿之乡”评审这件事情上,却这般乐此不疲,到底是为什么呢?

    “当然,领导的重视是问题的关键。那天韩卉副书记接到廖书记的短信后,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作了部署。最后,由老龄办具体对接各方。”话匣子一打开,略显兴奋的刘建国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贵州长寿之乡”的评审,从开始策划到启动主要是从两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首先,当时正值全省上下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贵州的长寿现象,体现了“青山绿水·和谐人寿”这个主题,正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生动诠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