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15年第8期
编号:899953
历史弯道上的往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30日 晚晴 2015年第8期
江桥,晴隆,晴隆县
     谢学斌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童年时代亲身经历和目睹的往事,记忆犹新。中国人民团结抗日和日本军国主义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历历在目。

    1937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拉开了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序幕,一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气壮山河的抗战峰火燃遍神州大地。

    (一)

    贵州省位于西南地区,是抗战大后方。从日冠占领区流亡到贵州的难民,大部分分散在沿湘黔和滇黔公路一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贵州又成为中、苏、美、英、法同盟国运输抗战物资和部队的重要通道。

    当时,同盟国的援华抗战物资和部队,都要通过滇缅、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运到中国昆明,再由滇黔和川黔公路运往陪都重庆,再分发转运到国内的其它战区。同时,也是中国派往滇西南和缅甸等国家的数十万远征军的必经通道。因而,作为抗战运输线上最险要的晴隆二十四道拐和盘江桥,便成为西南抗战运输线上的一个亮点。

    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何应钦、汤恩伯、杨森、谷正伦等分别到晴隆县安排布署抗战部队防务、整训、调动和物资运输等后勤辎重服务以及盘江桥的空防保卫等事宜。1938年初,国军炮兵41团和中央炮校炮兵连驻守晴隆县半坡塘,并配备20毫米莱茵高射炮、马克沁重机枪等武器。同年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直属宪兵连进驻县城东关,并派一个排驻守盘江桥,纠察过境部队军纪。此后,国军第20军、第56军38师和远征军第53军、第57军以及第54军新编第50师、第33师等部队数十万人,先后在晴隆驻军整训后,分别奔赴滇西南和缅甸等抗日战场。

    为保障抗战部队的战斗活力,负责后方勤务保障服务的军政部第82军械库、第11粮秣库第30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