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16年第3期
编号:898543
“聚焦·医养结合”探析(下)家庭医生何时进家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30日 晚晴 2016年第3期
     李红梅 李刚 刘嘉伟

    家庭病床供不应求

    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已达到出院标准了,却不肯出院,原因在于社区缺乏必要的康复手段和医疗条件。

    2014年10月,北京玉渊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八里庄老年养护院正式成立,开始接收老人入住。首批设立了养老床位120张,不到一周时间,全部预订出去。

    王炳贤阿姨将老伴严吉鹤送到养护院里,成为首批入住的3位老人之一。“这里环境很好,专门配备的职业护工比医院里可好多了。最主要的是离家近,我没事儿就两头跑。”她说。

    在广州市番禺区番奥社区,王慧珍老人正在给有中风后遗症的老伴陈仟林测血压、血糖、心率,与其他家用医疗设备不同的是,王慧珍家里的这些设备与有线电视机顶盒连接,监测数据通过网络实时传递到社区医疗中心“为民星海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上,社区医生在第一时间即可掌握老人的各项生理指标,一旦发现指标异常,马上反馈处置意见,社区医生可以处置的,马上上门处置;社区医生不能处置的,将信息传给上级医院。王慧珍介绍,这套智能化家庭护理设备帮了他们家大忙,每当老伴监测指标发生波动,社区医疗中心都能及时警示并给出处置意见,这对她3次中风的老伴来说是一个保障。

    越秀区地处广州中心城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0.5%,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孤寡、独居、伤残、高龄人员。该区六榕街道党委书记潘二华介绍,他们大胆探索医养结合服务,重点实施“引医进门”(进家门、进养老院门)“引医进家”(进健康之家、星光老年之家)等举措,逐步形成“首诊(康复)就在家门口”的医养结合模式。如越秀区第二人民医院每天派出专门的医护人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