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16年第10期
编号:897686
回忆与自治州一起成长的岁月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6日 晚晴 2016年第10期
     周家珩

    60年,漫长而也仅是一瞬间。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苗侗人民一代一代的艰苦奋斗,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今非昔比。几十年来,我由一个满头青丝的小伙,而今成了两鬓斑白的老翁。今天与过去,就是新与旧、富有与贫穷、先进与落后的鲜明对比。其中的点点滴滴,让我记忆犹新。

    说县城,道州府

    我是地道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人,在这里出生、长大、学习、工作,一生也没有离开过故土。想起原来的县城,还真是有趣。从县城北门的城门洞往东西延伸的城墙折向南,禁锢着一座小城,由北向南唯一的一条街史称中街,宽丈余,不足二里,繁华地带就是北门口,各种商家七八户,往上行进半里,就是丁字口,是进老县府、老警署的地方,两匹骡马转身,还得牵好,否则骡屁股会撞上马屁股。再往上半里,就是小十字,有家中医药店,可进杏山小学,名为“十字”,也仅是两架马车可以转身的地方。县城内仅百十户人家。自治州成立前后,城外有3家住户,有了机关单位和服务行业,但也仍是小得可怜。每到入夜,火电厂送的电也只能让电灯像小火球一样的亮着,连家乡人都戏称那是“燃支火柴可以绕三圈”的地方。而今,县城扩大了至少五倍,三横两纵五大街,做飞机的跑道也绰绰有余。现在县城绕三圈,可能要三四个小时。街两旁高楼林立,处处有超市,有了“百日场”,吃、穿、住、行物品一应俱全,琳琅满目。街街巷巷,绿树依依,花香扑鼻。城东北的同龢广场和城西南的马鞍山体育休闲公园,是市民休憩、娱乐、竞技和翩翩起舞的最好去处。车水马龙,歌舞升平,人人脸上挂着微笑,个个吃穿不用愁,幸福美满这就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形容词了。

    1965年7月,我被组织选送到州林业财务干部培训班学习半年。那是第一次去凯里。坐着客车摇晃了两小时,穿过大十字,行进北京路,到达洗马河车站。乡巴佬进城,这么一条大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