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18年第12期
编号:890947
于冬:了不起的电影“推销员”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0日 晚晴 2018年第12期
制片厂,博纳,拷贝,入行:喝一杯酒卖出一个拷贝,迷茫:当科长还是下海搏一把?,下海:拿到首张民营发行牌照,拓展:蹚出主旋律电影新路子
     文 -- 聂宽冕

    从北影厂的于副科长到博纳影业的于老板,从一家只有几个人的民营公司到国内影业巨头,于冬的成长和博纳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这背后,也正是中国电影产业艰难崛起的过程。

    入行:喝一杯酒卖出一个拷贝

    于冬是北京电影学院发行管理系招收的第一批学生。1993年,已经读大三的他去北京电影制片厂(简称北影厂)发行科实习,发行科的杨科长带他去吃羊肉泡馍,席上拿出一瓶二锅头,一顿酒下来,于冬没倒,杨科长指着他说:“这小子不错,可以跑发行。”

    那时候中国电影发行还是实行“统购包销”——电影制片厂拍完电影都卖给中影公司,中影给每部电影预付100万元,再根据卖拷贝的数量跟制片厂结账,一个拷贝10500元,多退少补。烂片扎堆,拷贝自然不好卖,又进一步造成了版权的低迷。整个国内电影行业陷入恶性循环,很多影院关停并转。

    电影体制改革箭在弦上。1993年4月,电影局发布“3号文件”,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接洽,制片厂获得了自主发行权。

    改革实施的第二年夏天,于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影厂,开始跑发行。他笑言,那时候跑发行,到了任何地方都是先喝酒,“一杯酒一万块钱,一个拷贝。”如今想起那段时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