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19年第6期
编号:890454
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4日 晚晴 2019年第6期
     魏寅

    “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打开微信朋友圈,“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得到“银发族”的青昧?

    抓住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一些“营销号”正是凭借这一点,先博取广泛關注,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

    “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是谣言文章惯用的套路。在这种诱导下,老年人本着“利他”的初衷转发,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二传手。“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渣泛起、死灰复燃。

    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根据微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年龄在55至70岁之间的微信用户数已经超过6100万。而在最有可能落入造谣陷阱的人群中,43.5%的人年龄在50岁以上。

    对于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微信辟谣助手是微信于2017年推出的一个小程序。用户不仅可以主动搜索谣言,就连用户阅读或分享过的文章,一旦被鉴定为谣言,用户都能收到提醒,让谣言无所遁形。

    走进网络新世界,老年人需要子女的陪伴。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的同时,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