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21年第2期
编号:121524
张利兴和朱凤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http://www.100md.com 2021年5月18日 晚晴 2021年第2期
     邹春霞

    合唱团中的张利兴和朱凤蓉,是一对曾扎根新疆马兰核试验基地的将军夫妻。上世纪60年代,他们投身于祖国的核事业,参与了我国第一枚氢弹、第一次地下核爆炸等历次核试验。直到70多岁才重回故乡上海。

    记者曾问朱凤蓉:“艰苦吗,很难吧?”她笑了笑说:“当时也不是只有艰苦,也很美,有雪山,也有蓝天。”

    在最苦的日子里保持乐观,无悔地奉献着,是少年。

    清华走出的将军

    “我们这个事业,决定了我们是在大漠奋力地拼搏,在戈壁默默地生活。我们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做的是隐姓埋名的人。”正如张利兴所说,他鲜少在公开报道中露面,如果以“核试验、张利兴”为关键词倒是能在论文平台搜到一些相关文章。
, http://www.100md.com
    清华大学国防网将军校友名录收录了张利兴的名字,关于张利兴的介绍是:1965年清华大学工化系毕业,少将(1997年晋升),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21基地)研究所研究員。

    参观过清华大学校史馆的,会将张利兴和朱凤蓉的名字联系起来,他们是一对将军夫妇。朱凤蓉1966年清华大学工物系毕业,1968年去往核试验基地,1998年晋升少将。巧的是,两人还是上海吴淞中学的校友。1959年,张利兴从上海吴淞中学考入清华大学,他的妻子朱凤蓉也是吴淞中学1959级的毕业生,只是当年,朱凤蓉入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部,一年后入学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最终两人在核基地相遇。

    同是将军的校友妻子

    “最难忘的一件事就是,我们有了小孩以后,生活是很艰苦的,那么我们托了在罗店(上海罗店)的老乡带了一些鸡蛋过去,自己孵了小鸡,自己种菜,度过了艰难的时光。”张利兴回忆的这段时光,妻子朱凤蓉在别的场合也提起过。
, 百拇医药
    2004年10月16日,清华大学举行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40周年的校友座谈会。朱凤蓉作为校友在座谈会上谈到,由于基地的蔬菜基本上是老三样——白菜、萝卜和土豆,有了孩子之后,朱凤蓉担心这样的饭菜大人吃了没问题,小孩子吃了还是缺乏营养。于是,她趁着一个朋友从上海过来的时候专门嘱咐这位朋友带十几个鸡蛋。朋友把鸡蛋带到后,朱凤蓉用一个破旧的大棉帽装上这些鸡蛋,然后塞满棉花,外面包上油布之后放到温水里。“我在有关的书上查到鸡蛋孵化的温度,用一只温度计放在温水里控制温度。不久之后,一窝小鸡就孵出来了。”这位女将军就这样在基地解决了孩子的营养问题。

    为何选择到基地?作为清华大学走出的第一位女将军,朱凤蓉也曾谈到过。

    1964年10月16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全体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员时庄严宣布,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当天晚上,清华参加演出的学生演员就把这个好消息带回了学校。“当时我还是大四的学生,已经躺在床上了,就听到楼道里突然喧哗起来,说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了。我们当时立刻从床上跳下来,那个高兴呀……”毕业后,朱凤蓉二话不说带着两箱课本,一个人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追随爱人前往戈壁。
, http://www.100md.com
    首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地方

    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在罗布泊西端一片戈壁滩上,一个叫做马兰的地方。这里地理条件优良,地形开阔,远离城镇,交通方便,附近有水源,地下水位低,也不在地震带上。在全世界都是条件最好的核试验场区之一。但作为生活区,这里的条件用“恶劣”二字都难以概括。

    马兰八百里瀚海无人烟,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夏天地表温度可以到六七十度,空气温度四十几度,冬天温度就会降到零下二十几度,“风吹起来确实很硬,吹到脸上很疼。”

    自然环境都如此,衣食住行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用水是在孔雀河边挖一个池子让水渗出来,再往水车上抽,但孔雀河的水又苦又咸,刚去马兰的人喝了这样的水就会拉肚子,大便都是黑的,时间久了才能适应一些。基地里吃的东西要从外面运进去,野生动物肉、海带、粉条、黄豆比较多,但新鲜蔬菜很少,从吐鲁番拉进厂区,吃了不到一半剩下的菜不是烂了就是干了。

    朱凤蓉依然清晰地记得五十年前,去往戈壁深处那条铁路的每一座里程碑。她淡淡地说,“也不是只有艰苦,也很美,有雪山,也有蓝天。”

    与张利兴从戈壁归来,他们都已经成为了少将。家里,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军人气息,房间不同角落摆放着原子弹“蘑菇云”的照片,那是他们全部的青春燃烧蒸腾而绽开的花朵。(来源:《北京青年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