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22年第1期
编号:545225
六千举人七百进士文化解读
http://www.100md.com 2022年3月5日 晚晴 2022年第1期
     庞思纯

    明清之际,贵州人才蜂起,广大贵州士人以“万马如龙出贵州”之势,角逐于华夏的科举场上,创造了“七百进士、六千举人”“三鼎甲”的骄人成绩,被人誉为“俊杰之士,比于中州”。

    当人们惊异于贵州的这一文化现象时,不难从历史中得到答案:那就是历史的际遇造就了贵州,是贵州日显重要的战略地位造就了这一文化现象。笔者就此一一解读。

    明代的治黔方略

    贵州在元代分属湖广、四川、云南三个行省,没有独立的身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元军残余势力之后,下令在通往“滇之喉”的驿道一线设立卫所,屯兵二十万,实行军事管制,旨在巩固云南边防及稳定西南政局,并在今天的贵阳设立最高军事机构——都指挥使司。永乐十一年 (1413年),贵州“建省”,标志着明中央政府对这个地区的高度重视,亦标志着贵州新时代的到来。

    朱元璋颇有头脑,治国有术。在其君临天下之后,便把教育作为基本国策,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他曾说:“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贵州,他在加强政治、军事统治的同时,强调“移风善俗,礼为之本;敷训导民,教之为先”,责成驻黔官员“广教化,变土俗,使之同于中国”。

    功不可没的治黔官员

    在明朝历代派驻贵州的巡抚、按察使、提学副使,以及府、州、县、卫较低级的官员中,大多数官员遵循国家的大政方针,以振兴黔中文教为职志。他们建文庙、办书院,大力提倡儒学,以此“作养人才”。其中最为黔人缅怀的有提学副使毛科、席书、蒋信、徐樾、吴国伦,巡按御使王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