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晚晴》 > 2022年第1期
编号:545228
杜甫:盛唐的侧影 诗史的华章
http://www.100md.com 2022年3月5日 晚晴 2022年第1期
     张家康

    2022年是伟大诗人杜甫诞辰1320周年。杜甫和许多读书人一样,梦想脱白挂绿,鱼跃龙门,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却屡屡科场失意。生活在开元盛世的他,亲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全过程,经历繁富,感慨良多,以手中的笔,饱含现实主义的情怀,真实而又深刻地再现了那一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面貌,以“诗史”的不朽作品,赢得了“诗圣”的美誉,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巨擘。

    独耻事干谒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滑县的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他的原籍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故他常自称“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据他自己所说,自幼聪慧,“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十四五岁“出游翰墨场”。二十岁那年逛吴越,过金陵、下姑苏、游浙江、泛剡溪,过着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的公子哥生活。

    “文章亦小技,与道未为尊。”科举取仕,匡时济世,才是他的正道。公元735年,他回到洛阳赴京兆参加科举考试。科场失利后,非但不气馁,反倒利用这空挡时间,去齐鲁裘马轻狂了一阵。登泰山,作《望岳》,其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他面对挫折,百折不挠,迎难而上,敢攀绝顶的雄心和气慨。

    “百无一用是书生”,旧时代的读书人除了升帐授业,就是从政做官。科举取士自是天下仕子的正途,可除此之外,还可直接向皇帝陈情,而更多的则是通过有权位者的引荐,以期朝廷给予一官半职,此谓“干谒”。杜甫在科考无望的情况下,也只能走干谒的路径,这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是为了生存的需要。

    748年,杜甫请托尚书左丞相韦济并献诗两首,希望得到他的垂青引荐。这首《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与别人的干谒诗颇有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6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