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04年第2期
编号:11095289
中草药果真无毒吗?(一)
http://www.100md.com 2004年2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04年第2期
     祖国医学对药物毒性的认识

    人们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可上溯到远古时代。《淮南子·修务训》所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一日而遇七十毒。”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通过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在发现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对药物的毒性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代,医药学家已经学会了利用药物的毒性治病,故《周礼·天官冢宰》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之说。成书于战国秦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即有关于药物有毒、无毒的论述,说明当时的医药学家进一步认识到药物分为有毒与无毒两类。如《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明确提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以上理论至今仍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

    祖国医学确定药物毒性的依据

    祖国医学对药物毒性的认识首先是从中医大夫长期临床实践和实验室验证而来的。一般来说,药物有无毒性,主要从下述几点来确定。
, http://www.100md.com
    1. 含不含有毒成分 祖国医学认为,一般不含有毒成分的药物对人体无毒,即无毒之物,如芦根、蜂蜜、茯苓、猪苓等;而含有有毒成分的药物对人体有毒,即有毒之品,如马钱子有大毒是因其含番木鳖碱,巴豆有大毒是因其含有巴豆毒素等,北五加皮有毒是因其含强心甙,砒霜有剧毒是因其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斑蝥有大毒是因其含有斑蝥素,等等。

    2. 整体是否有毒 由于大多数中药含有多种天然成分,每种成分又受其他成分的制约,有毒成分也不例外,使一些含有毒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并不显示有毒。其中有的中药在有毒成分存在的同时,还含有某些相应的拮抗成分。如已知人参中,人参皂甙B、C有溶血作用,但人参皂甙A有抗溶血作用,故人参并不显示溶血作用;有的中药所含的“无效”成分,如糖类、维生素C、某些蛋白质、胶质等,可不同程度地缓解其有毒成分的毒性;有的中药虽含有有毒成分,但量微小,往往不显示毒性,如甜杏仁、桃仁、郁李仁等。

    3. 使用剂量是否适当 中药使用剂量适当与否,是确定其整体有无毒性的一个依据。量变可以导致质变。有不少中药,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药量的增减,对人体可表现出有毒或无毒。《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六· 服药失度候》云:“凡合和汤药,自有限制,至于圭铢分两,不可乖违,若增加失宜,变生他疾,……亦能致死。” 如益母草小剂量可活血调经,为妇科之要药,大剂量则导致多脏器出血甚至死亡。
, 百拇医药
    4. 使用中有无混淆 由于使用不当,造成治疗上的失误,甚至出现严重毒副作用的例子屡有发生。如: ①将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关木通误当作木通科的木通使用。木通科的木通毒性很小,药物安全性较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而毒性较大,可引起严重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导致肾功能衰竭。②将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有毒)误当作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无毒)使用。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

    由于中药所含的有毒成分及总体毒性受多种因素制约,专家建议了解这些因素,以尽量避免中药毒性的侵害。

    1. 品种 中药有毒或无毒,有时受药物品种的影响很大。目前一些中药品种混乱,相同或相似名称的就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植物品种,其中有的有毒,有的无毒,有的有大毒,有的有小毒。如上所述的木通有不同的科属,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已被证明有明显的肾毒性;而木通科的植物,如白木通、川木通等没有肾损害的报道。又如防己,有广防己、木防己、粉防己等等。近年来,在比利时有人误把广防己当作粉防己用于减肥药中,在国际上引发了“中草药肾病”的轩然大波。
, 百拇医药
    2. 炮制 不少中药通过合理的炮制,可消除毒性,使有毒之品变为无毒。消除毒性的炮制方法很多,传统的方法主要有加热法、水漂法、制霜法及加辅料法等。如生半夏有毒,有刺激咽喉导致失音的副作用,通过115℃~121℃ 加热或白矾水浸泡,可消除这种毒性;甘遂有毒,醋制可降低其毒性。相反有的药物若炮制不当,反可能增毒,如雄黄有毒,火煅则生成砒霜,使毒性剧增。

    3. 配伍 《本经·序例》云:“若有毒宜制,当用相畏、相杀者。”说明药物通过合理的配伍,可消除某种毒性,使有毒变无毒,使大毒变小毒。如甘草与附子同用,可减缓附子的毒性;槟榔与常山同用,可使常山的致吐作用减轻;大黄与巴豆同用,可监制巴豆辛热之毒;蜂蜜与乌头同用,可制约乌头的毒性等等。文献记载,也有因配伍不当而产生毒性或增加毒性的,如“十八反”等。

    4. 剂型 中药在不同的剂型如汤、丸、散、酊剂中,所显示的总毒性不同。一般认为,有毒药以丸、散剂型为宜,实际上并不全面。因为这只能控制其有毒成分的剂量,而不能达到消除毒性的最终目的。近年有因服用含乌头的小活络丹而致中毒的报道,原因即此。因此,具体药物各有所宜, 如使用生品乌头类药,汤剂可消除或减弱其毒性,而散剂或酊剂则毒性不减,这是因为这类药所含的有毒成分乌头碱水煎煮时易被水解。
, 百拇医药
    5. 煎法 煎煮时间的长短对中药的毒性也有影响, 如前所述含乌头碱的乌头等药,先下久煎,可使其毒性大减或消除,故临床用乌头、附子必须先下久煎,若煎煮时间不够,乌头碱未被分解为毒性较小或接近无毒的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即可毒害人体甚至毙命。临床常有因食用用大量附子炖鸡而中毒死亡的报道。但也有的中药久煎可增加其毒性,如山豆根等。

    6. 服法 服药方法恰当与否,也直接影响药物的毒性。因为合理的服药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药物的剂量。对有毒之药,若按合理的方法服用,就等于严格地控制了药物的剂量,从而消除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中草药常需要自己煎制,如不按医嘱执行,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一些患者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造成惨痛教训的也不少。我们在急诊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因两膝关节肿痛行走困难1年余,请医生诊治,嘱用马钱子60 克,黄酒500毫升,浸泡7天后服用,每次半酒盅(约10毫升)。但患者不知马钱子有剧毒,又求治心切,遂于药酒泡好后的当晚,一次服下3酒盅(约60毫升),2小时后出现头晕、头痛、全身紧束、烦躁不安等症状,次日凌晨病情加重,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不省人事,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 百拇医药
    7. 体质 人的年龄、性别、体型及体质强弱不同,承受药物的最大治疗量不同,能否引起药物毒副作用也有差异。近年来,有关龙胆泻肝丸引起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并不是所有服用龙胆泻肝丸的患者都发生肾功能衰竭,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其次,机体的健康状况如何,肝、肾等器官有无病变, 对药的耐受量也不一样。如人参,若用于气虚欲脱的抢救,以15~30克煎汤频频灌服,不会毒害人体;若健康老人用于保健,一次服用此量,很可能对身体造成毒害,此时人参由无毒转为有毒。再者,有的人属于过敏体质,对一些原本无毒的中药也特别敏感,只要服用了这味药,即可出现过敏反应,表现有皮疹、腹泻、心悸等。此时这味无毒的中药,对他来说即为有毒之品了。近年临床报道所涉及的这类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有丹参、百合、防风、牡蛎、芍药等。

    此外,药材的产地、保管(有无霉变)及农药或工业污染等,对中药的毒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百拇医药(樊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