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钻石婚的章央芬和吴之理
三月的一个周末,北京的寒意还未退尽,但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多功能大厅里却是笑语欢声、春意融融了,鲜花簇拥着舞台,300多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师长会聚一堂,为年届九十的原协和医院副院长、协和医科大学教务长、副校长章央芬和她的老伴儿—原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吴之理将军祝寿。大家争先恐后、情真意切地致辞,与他们合影,祝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快乐长寿!其情其景,让观者感动。
夏日的一个午后,在京南的某部队大院章吴二老的居所里,记者有幸拜访了这两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恩爱深情,90载的风霜雪雨,70年的相扶相持,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
比翼双飞,事业是人生的最高奖赏
章央芬生于1914年,江苏无锡人;吴之理小她一岁,安徽泾县人。两人1941年12月在上海结婚。1932年,他们两人同时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成为同班同学。大学期间,章央芬和吴之理都积极要求进步,在认真学习,掌握娴熟医术的同时,两人也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章央芬加入新四军,担任军医和教员。1943年至1945年间,阜宁和淮海地区流行黑热病,每村都有30%到50%的人患病,有的村竟全村病死。章央芬在苏北盐阜区根据地创办了黑热病专科医院,治愈了千余名患者,她和她的同事们的精湛医术和热情态度,使新四军在当地群众中间声名大震,也使大家更加热爱新四军。著名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访问过新四军根据地,和章央芬有过密切的接触,她在自己的《中国战歌》一书中,对章央芬的事迹有详尽的描述。1949年,章央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http://www.100md.com
建国后,章央芬转业到地方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她调到北京,协助黄家驷先生创办了新中国唯一的八年制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现已改名为协和医科大学),先任教育长,后任副校长。在总结应用旧协和医学院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
“文革”期间,学校秩序一片混乱,学生们也没有机会专注于学业,尤其是1970年毕业的那届学生,几乎没有学到什么医学专业知识,就被分配下去工作了。对这种状况看在眼中的章央芬心急如焚。那时,章央芬已被批倒,冒着再次被批斗的危险,她在以后合适的机会,陆续把数百名已经离校的学生一个个从基层招回,安排在协和医院补课和进修(又称“回炉”),使得这一批被“文革”耽误的学子重新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这一批被分配在基层的学生在得到这一学习机会后,如饥似渴,百般珍惜。两年的“回炉”,为他们业务上的提高和以后的进一步求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今,这批学生已成长为我国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发光发热。无论什么时候说起自己的章老师,这些学生都是感念不已。
, 百拇医药
章央芬的丈夫吴之理则一直和她生活、战斗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1937年底,满怀爱国赤诚之心的吴之理参加了新四军。他历任新四军三师卫生部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卫生部长、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校长、空军卫生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和顾问等职。在六十余年的军队生活中,吴之理取得了丰富的战伤外科经验和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以及卫生勤务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百余篇文章,并在国内外首创了“伤员流”概念。吴之理还编著了300余万字、高质量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先后3次出版700多万字的《医学提要》。他的论文《关于战斗伤亡因素探讨》提出了参战人数是伤亡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对军事学非常有价值。
作为一名军医,吴之理印象最深刻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爆发后,在妻子支持下,吴之理主动报名参战,担任了我军志愿军卫生部长一职。从1950年10月入朝,直到1954年战争结束,吴之理在朝鲜战场上见证了整个战争的过程。是吴之理把战场的早期手术率提高到50%(18万人次),是他组织将国内鲜血送到前线,供作战前沿军、师使用,并将百万伤病员安全送返国内…… 在危险无时无刻不对生命构成威胁的朝鲜战场上,吴之理曾三次死里逃生,幸运的是他毫发未伤,实在算得上是一员福将。因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卓越功勋,吴之理获得了5枚朝鲜金日成二级勋章。整个战争中获此殊荣者,可谓寥若晨星。
, 百拇医药
相濡以沫,七十载夫妻情深
从1932年进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书至今,章央芬和吴之理相识已经整整72年了,相依相伴也已经63个春秋。他们共同走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建国后各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从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直到“文革”,两人一直真情相守从花样年华到两鬓结霜。
两人共育有三子。老大和老二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战争条件下为了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章央芬费尽了心血。老三出生在建国后,那时他们的经济条件已经很好,但章央芬继承母亲遗训,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上向低水平看齐,除了保证他们的健康所需要的营养外,不搞任何特殊化,也不给零用钱,还立下了买玩具不能超过5角钱的规定。孩子们住校后,他们就按照国家助学金标准发给生活费,让孩子们朴素节俭地生活。三个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父母亲是高级干部。在父母亲的严格教育下,三个儿子非常优秀,都是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都颇有建树。章央芬和吴之理的家庭是远近闻名的模范家庭。
, 百拇医药
对自己的妻子,吴之理推崇备至,他说“妻子学识品德均优于我。当年,是她鼓励我参加新四军,接着她也参加了。我们一同到三支队、到三师。解放后,她又积极支持我去抗美援朝。我的成就,离不开妻子。”
章央芬则是这样认为自己美满的婚姻的:“我的妈妈早年就告诉过我,选择对象一要看智慧,二要看人品,这两点最重要。地位、相貌什么的倒在其次。我和吴之理是同学,爱国、平等、志同道合是我们的感情基础,我们从相识到相知,然后共同生活,已经70余年了,早已过了钻石婚期,可谓人生路上长相伴。我们并肩走过了救死扶伤的战争岁月。在工作上,我们互相切磋、互相支持;生活上,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尤其是退休后的20年更是朝夕相伴。他酷爱打桥牌,我特别喜欢种花栽树。各有所好,互不干涉,自得其乐。每到节假日,在京的二儿子和长孙还开车来陪我们观看北京市容,让我们亲眼看到北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花展,我们也常去欣赏。2003年,我们还参加了风筝节。很多亲友都称赞我们的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 百拇医药 记者向二老探讨他们家庭和睦幸福的秘诀,吴老笑着说:“章央芬人好,脾气也好。有人曾讲过她是我们这个部队大院最好的老太太,但我的脾气比她还好,所以,我们几十年就很幸福地过下来了。如果有时候有点不高兴,我就当没有看见,也就万事大吉了。”
章央芬听到这里,补充道:“当年在学校时,我们也经常争执,甚至吵架,有时甚至把对方的照片都退回去。但决定结婚后,我们就不吵了,因为我们已经非常地了解对方。我认为结婚前,把所有的问题都吵清楚,彼此认同后再结婚,自然也就和睦相处了。”
豁达大度,养身也须养心
章吴二老走过90多年的人生历程,身心健康,令人羡慕,二老又皆为专业的医务工作者,记者很自然地向他们讨教其养生之道。
章央芬认为自己的长寿首先得益于遗传的因素。章央芬母亲享年93岁,小姨母享年103岁,几个兄长姊妹也都健康长寿,所以,遗传是一个基本的原因。其次,多活动,劳动就健康。年轻时干工作劲头十足。在沈阳工作时,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工作还做得有声有色,其紧张、辛苦可想而知。工作给人成就感、满足感,这点很重要。
, 百拇医药
再者,就是少吃饭。少吃比多吃对身体好,每顿饭七八分饱比较好。章央芬的饭量一直很少,就是当年哺乳时,她也不过每天吃三四两粮食。
对于保健养生,章老特别提倡运动。年轻时,章央芬热爱运动,跑步、跳远样样都行,上了年纪后,她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种地、侍弄花草蔬果了。家门前的小园子,是章老最喜爱的工作场所。在她的精心侍弄下,这一小块土地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充满了生机。儿子曾经得意地说,妈妈种的草莓是最好吃的。在大院举办的一次花卉比赛中,章老培植的一盆君子兰还以48朵花的骄人成绩赢得冠军。她还是2000年北京市评选出的健康老人呢!今天,虽已年届九旬,章老每天还是耕不辍,除了勤务员帮帮忙外,地里的活儿主要是章老自己干。
说起运动,吴老更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担任校足球队队长。大学时代,他是上海市的少年游泳冠军,还上了报纸;他担任过学校篮球队长;又是全校的网球单打亚军。
吴老讲了一件趣事。1943年,部队过洪泽湖时,他不慎落水,警卫员急得要跳下去救他,而章央芬一边抱着孩子喂奶,一边头也不抬地说:“他会游泳,你们不必下去。”
, http://www.100md.com
吴老最爱的是打网球和桥牌。1981年和1982年,他和伙伴联手取得了两年的北京市老年网球冠军。许多人都知道万里同志也爱打网球,但吴之理打球时对万里同志绝不谦让,所以,万里只有在吴之理不打网球后才拿到了冠军。
吴老的桥牌技艺也非常高超,他曾和伙伴们获得了1994年、1995年、1996年三年的北京市老年双人桥牌公开赛冠军。又连获4届军内老年队的队式赛冠军。吴老不仅自己痴迷桥牌,还热心写书,把自己的桥牌经验传播给其他人呢!他先后出版了《常用桥牌词典》、《形象叫牌法》、《实用桥牌手册》等三本桥牌专著。
台球也是吴老的最爱。上世纪30年代吴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会打台球。50年后,他在军内连获7年的三球落袋冠军。他还有一套被球友称为“吴之理球”(不给对方机会的妙招)的台球16字诀,就是:落袋为主,先红后白,边红不碰,宁罚勿送。现在,吴老的家中还有一个16球落袋的小台子,兴致上来,吴老也会挥竿上阵。
今天的吴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还是满满当当,他每周二、四、六上午出去和老朋友们打桥牌,下午在家看看书报,晚间的新闻联播是必看的。有时间,他还玩玩电脑,写写文章什么的。80岁那年他学会了电脑,吴老认为这是很便捷的一个工具,给自己的写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回顾90载的人生历程,章、吴二老十分满足,“年轻时,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共同奋斗;退休之后,两人朝夕相伴。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我们都十分满足。再看着今天蒸蒸日上的共和国,我们真很欣慰……”吴老笑着补充道:“就是现在去见马克思,我们也不遗憾了!”
我们祝愿这两位可敬可爱的老人生命之树常青!, http://www.100md.com(林 西)
夏日的一个午后,在京南的某部队大院章吴二老的居所里,记者有幸拜访了这两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恩爱深情,90载的风霜雪雨,70年的相扶相持,这是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
比翼双飞,事业是人生的最高奖赏
章央芬生于1914年,江苏无锡人;吴之理小她一岁,安徽泾县人。两人1941年12月在上海结婚。1932年,他们两人同时考入国立上海医学院,成为同班同学。大学期间,章央芬和吴之理都积极要求进步,在认真学习,掌握娴熟医术的同时,两人也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章央芬加入新四军,担任军医和教员。1943年至1945年间,阜宁和淮海地区流行黑热病,每村都有30%到50%的人患病,有的村竟全村病死。章央芬在苏北盐阜区根据地创办了黑热病专科医院,治愈了千余名患者,她和她的同事们的精湛医术和热情态度,使新四军在当地群众中间声名大震,也使大家更加热爱新四军。著名的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访问过新四军根据地,和章央芬有过密切的接触,她在自己的《中国战歌》一书中,对章央芬的事迹有详尽的描述。1949年,章央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http://www.100md.com
建国后,章央芬转业到地方工作。上世纪60年代初,她调到北京,协助黄家驷先生创办了新中国唯一的八年制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现已改名为协和医科大学),先任教育长,后任副校长。在总结应用旧协和医学院的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
“文革”期间,学校秩序一片混乱,学生们也没有机会专注于学业,尤其是1970年毕业的那届学生,几乎没有学到什么医学专业知识,就被分配下去工作了。对这种状况看在眼中的章央芬心急如焚。那时,章央芬已被批倒,冒着再次被批斗的危险,她在以后合适的机会,陆续把数百名已经离校的学生一个个从基层招回,安排在协和医院补课和进修(又称“回炉”),使得这一批被“文革”耽误的学子重新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这一批被分配在基层的学生在得到这一学习机会后,如饥似渴,百般珍惜。两年的“回炉”,为他们业务上的提高和以后的进一步求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今,这批学生已成长为我国医学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发光发热。无论什么时候说起自己的章老师,这些学生都是感念不已。
, 百拇医药
章央芬的丈夫吴之理则一直和她生活、战斗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1937年底,满怀爱国赤诚之心的吴之理参加了新四军。他历任新四军三师卫生部长、东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卫生部长、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校长、空军卫生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和顾问等职。在六十余年的军队生活中,吴之理取得了丰富的战伤外科经验和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以及卫生勤务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百余篇文章,并在国内外首创了“伤员流”概念。吴之理还编著了300余万字、高质量的《抗美援朝战争卫生工作总结》,先后3次出版700多万字的《医学提要》。他的论文《关于战斗伤亡因素探讨》提出了参战人数是伤亡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对军事学非常有价值。
作为一名军医,吴之理印象最深刻的是抗美援朝战争。战争爆发后,在妻子支持下,吴之理主动报名参战,担任了我军志愿军卫生部长一职。从1950年10月入朝,直到1954年战争结束,吴之理在朝鲜战场上见证了整个战争的过程。是吴之理把战场的早期手术率提高到50%(18万人次),是他组织将国内鲜血送到前线,供作战前沿军、师使用,并将百万伤病员安全送返国内…… 在危险无时无刻不对生命构成威胁的朝鲜战场上,吴之理曾三次死里逃生,幸运的是他毫发未伤,实在算得上是一员福将。因其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卓越功勋,吴之理获得了5枚朝鲜金日成二级勋章。整个战争中获此殊荣者,可谓寥若晨星。
, 百拇医药
相濡以沫,七十载夫妻情深
从1932年进入国立上海医学院读书至今,章央芬和吴之理相识已经整整72年了,相依相伴也已经63个春秋。他们共同走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建国后各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从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直到“文革”,两人一直真情相守从花样年华到两鬓结霜。
两人共育有三子。老大和老二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战争条件下为了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章央芬费尽了心血。老三出生在建国后,那时他们的经济条件已经很好,但章央芬继承母亲遗训,教育孩子们在生活上向低水平看齐,除了保证他们的健康所需要的营养外,不搞任何特殊化,也不给零用钱,还立下了买玩具不能超过5角钱的规定。孩子们住校后,他们就按照国家助学金标准发给生活费,让孩子们朴素节俭地生活。三个孩子的老师和同学们一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父母亲是高级干部。在父母亲的严格教育下,三个儿子非常优秀,都是共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都颇有建树。章央芬和吴之理的家庭是远近闻名的模范家庭。
, 百拇医药
对自己的妻子,吴之理推崇备至,他说“妻子学识品德均优于我。当年,是她鼓励我参加新四军,接着她也参加了。我们一同到三支队、到三师。解放后,她又积极支持我去抗美援朝。我的成就,离不开妻子。”
章央芬则是这样认为自己美满的婚姻的:“我的妈妈早年就告诉过我,选择对象一要看智慧,二要看人品,这两点最重要。地位、相貌什么的倒在其次。我和吴之理是同学,爱国、平等、志同道合是我们的感情基础,我们从相识到相知,然后共同生活,已经70余年了,早已过了钻石婚期,可谓人生路上长相伴。我们并肩走过了救死扶伤的战争岁月。在工作上,我们互相切磋、互相支持;生活上,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尤其是退休后的20年更是朝夕相伴。他酷爱打桥牌,我特别喜欢种花栽树。各有所好,互不干涉,自得其乐。每到节假日,在京的二儿子和长孙还开车来陪我们观看北京市容,让我们亲眼看到北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花展,我们也常去欣赏。2003年,我们还参加了风筝节。很多亲友都称赞我们的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家庭。”
, 百拇医药 记者向二老探讨他们家庭和睦幸福的秘诀,吴老笑着说:“章央芬人好,脾气也好。有人曾讲过她是我们这个部队大院最好的老太太,但我的脾气比她还好,所以,我们几十年就很幸福地过下来了。如果有时候有点不高兴,我就当没有看见,也就万事大吉了。”
章央芬听到这里,补充道:“当年在学校时,我们也经常争执,甚至吵架,有时甚至把对方的照片都退回去。但决定结婚后,我们就不吵了,因为我们已经非常地了解对方。我认为结婚前,把所有的问题都吵清楚,彼此认同后再结婚,自然也就和睦相处了。”
豁达大度,养身也须养心
章吴二老走过90多年的人生历程,身心健康,令人羡慕,二老又皆为专业的医务工作者,记者很自然地向他们讨教其养生之道。
章央芬认为自己的长寿首先得益于遗传的因素。章央芬母亲享年93岁,小姨母享年103岁,几个兄长姊妹也都健康长寿,所以,遗传是一个基本的原因。其次,多活动,劳动就健康。年轻时干工作劲头十足。在沈阳工作时,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工作还做得有声有色,其紧张、辛苦可想而知。工作给人成就感、满足感,这点很重要。
, 百拇医药
再者,就是少吃饭。少吃比多吃对身体好,每顿饭七八分饱比较好。章央芬的饭量一直很少,就是当年哺乳时,她也不过每天吃三四两粮食。
对于保健养生,章老特别提倡运动。年轻时,章央芬热爱运动,跑步、跳远样样都行,上了年纪后,她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种地、侍弄花草蔬果了。家门前的小园子,是章老最喜爱的工作场所。在她的精心侍弄下,这一小块土地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充满了生机。儿子曾经得意地说,妈妈种的草莓是最好吃的。在大院举办的一次花卉比赛中,章老培植的一盆君子兰还以48朵花的骄人成绩赢得冠军。她还是2000年北京市评选出的健康老人呢!今天,虽已年届九旬,章老每天还是耕不辍,除了勤务员帮帮忙外,地里的活儿主要是章老自己干。
说起运动,吴老更是一个爱好广泛的人,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担任校足球队队长。大学时代,他是上海市的少年游泳冠军,还上了报纸;他担任过学校篮球队长;又是全校的网球单打亚军。
吴老讲了一件趣事。1943年,部队过洪泽湖时,他不慎落水,警卫员急得要跳下去救他,而章央芬一边抱着孩子喂奶,一边头也不抬地说:“他会游泳,你们不必下去。”
, http://www.100md.com
吴老最爱的是打网球和桥牌。1981年和1982年,他和伙伴联手取得了两年的北京市老年网球冠军。许多人都知道万里同志也爱打网球,但吴之理打球时对万里同志绝不谦让,所以,万里只有在吴之理不打网球后才拿到了冠军。
吴老的桥牌技艺也非常高超,他曾和伙伴们获得了1994年、1995年、1996年三年的北京市老年双人桥牌公开赛冠军。又连获4届军内老年队的队式赛冠军。吴老不仅自己痴迷桥牌,还热心写书,把自己的桥牌经验传播给其他人呢!他先后出版了《常用桥牌词典》、《形象叫牌法》、《实用桥牌手册》等三本桥牌专著。
台球也是吴老的最爱。上世纪30年代吴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会打台球。50年后,他在军内连获7年的三球落袋冠军。他还有一套被球友称为“吴之理球”(不给对方机会的妙招)的台球16字诀,就是:落袋为主,先红后白,边红不碰,宁罚勿送。现在,吴老的家中还有一个16球落袋的小台子,兴致上来,吴老也会挥竿上阵。
今天的吴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还是满满当当,他每周二、四、六上午出去和老朋友们打桥牌,下午在家看看书报,晚间的新闻联播是必看的。有时间,他还玩玩电脑,写写文章什么的。80岁那年他学会了电脑,吴老认为这是很便捷的一个工具,给自己的写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回顾90载的人生历程,章、吴二老十分满足,“年轻时,我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共同奋斗;退休之后,两人朝夕相伴。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我们都十分满足。再看着今天蒸蒸日上的共和国,我们真很欣慰……”吴老笑着补充道:“就是现在去见马克思,我们也不遗憾了!”
我们祝愿这两位可敬可爱的老人生命之树常青!, http://www.100md.com(林 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