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可怕可防可治
专家小档案张新超,男,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就职于卫生部北京医院,任急诊科副主任,I期临床药理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现主要从事急诊与危重病医学、心血管内科学专业,同时参与干部保健以及与老年病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兼任中华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基础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中华医药杂志编委、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编委、卫生部急诊医学教育合作项目培训基地教育委员。
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动脉硬化类型,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硬化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进而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甚大,是中老年人主要的病死原因之一。
年龄和性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两个不可控制的先天性因素
据对北京地区35岁以上的70万人的调查显示,冠心病和脑出血的发病率每隔10岁增高3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速度也加快。在性别上,女性在绝经期前由于受卵巢激素保护,很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很少得冠心病和发生心肌梗死,50岁以前心肌梗死的男女比例是9:1;但是50岁以后,女性卵巢功能萎缩,心肌梗死病人也随之增加,60岁时男女比例为3:1;到70岁时,男女患病的比例接近1:1。此外,有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的人也容易患病,且发病年龄较早。
后天性因素更具危险性
虽然家族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是不可改变的,但它们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并不占主要地位,更重要的还在于后天因素的作用,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肥胖、运动太少、心理紧张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