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06年第8期
编号:11158699
我患病后的亡羊补牢之策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06年第8期
    十多年前我患了高血压。医生告诉我一定要戒烟酒.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对医生的劝告我置若罔闻,酒照喝,烟照抽,饮食无度,喜荤不喜素,口又特重(好吃咸)。我行我素的结果.自己受到了惩罚:2001年2月,我因高血压引发了脑出血,险些命赴黄泉。住了四十多天的医院,出院时右侧肢体麻木,走路困难,如踩棉花。

    痛定思痛,如果早听医生的劝告,哪会有今天!

    时逢年末订阅报刊,我遍览订阅目录,发现了《中老年保健》,虽然不知刊物办得如何,单从刊名我就选定它了。

    拿到2003年第一期《中老年保健》,卷首语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专家指出,影响健康的综合因素中,除了遗传基因、正常生理性衰老外,以环境、文化及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最大。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60%取决于自己。”看后,深感与它相见恨晚。

    在第二期中,主任医师郑知刚的文章《前车之鉴引人深思》又引起了我的注意。文中叙述了一位70岁的老李,因高血压。心脏病9次住院,医生告诉他戒烟、限酒、限盐,忌油腻,多吃蔬菜,他同原来的我一样,不听劝告.终于在第10次住院时,走完人生的路程。据此,郑医生总结老李的教训,指出“必须戒除不良生活习惯”。这篇文章就像是针对我写的。所幸的是,我同死神擦身而过.捡回一条命.“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我决心从此按照《中老年保健》的指引,开始新的艰难跋涉,踏上康复之路。
, 百拇医药
    首先,调整好心态,忘却烦恼苦闷,保持愉快的心情。在岗工作四十多年,宦海浮沉,人事沧桑,总有许多不如意。退下后难免产生诸多心理不平衡,再加上疾病折磨,心理负担沉重。这些我必须抛开,不去想它。只想唯有生命最珍贵,唯有健康最重要,常用《宽心谣》安慰自己,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知足常乐。

    其次.彻底改变了不良饮食习惯。戒了烟酒;从油腻、口重转向清淡;从多吃肉类转向多吃蔬菜;从随心所欲、饮食无度,变为控制饮食,定时定量。但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要改变十分困难。血的教训,他人警钟,时时告诉我,必须强制自己。我终于度过了近半年的“困难期”,养成了好习惯,彻底走出了饮食误区。

    第三,通过适量运动,恢复肢体功能。我坚持步行.从室内把着扶手上下楼梯开始,慢慢过渡到室外广场从最初的几百步,到后来的几千米从开始的半小时,到后来的一两个小时。一路走来.愈走愈好。我从丹东电台的“健康科普知识讲座”节目中,学了穴位按摩,每天早晚坚持做穴位按摩。降压药逐步减到了最低量。经过近3年的康复锻炼,当初的下肢运动障碍几乎全部消失。前不久,我做了一次健康检查,血压、心脏、血液各项指标都稳定正常。当年我住院时的医生再见到我时说:“想不到你恢复得这样好!”
, 百拇医药
    这一切,要感谢《中老年保健》杂志!它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随着每期刊物的到来,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编辑们对读者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为了表达我的感谢,我积极投身到了编辑部组织的一切活动中。于是临近春节,别人忙着办年货,我却忙着复印填写“反馈表”,为的是在放假前把表寄出。每一次的“健康知识问答”我都参与。能否中奖我不在乎,重要的是尽一个读者的义务。

    如今,我每天都在愉悦的心情中做着三件事。

    读书。读书是我一生的爱好。过去,只读文学方面的,现在增加了医学,《中老年保健》当然是首选。

    写作。写作是我的又一爱好。写我的童年、故乡。亲人和朋友。我在家乡的报纸——《鸭绿江晚报》的文学副刊上发表了3篇散文。看到自己的文稿变成了铅字,收获的不但有喜悦,还有成就感。

    散步。沐浴秋冬的阳光,踏着春夏的晨露,与老妻相伴,漫步在小城边蜿蜒长堤上,看潮起潮落,听海鸥鸣唱,优哉游哉。

    回首我的康复经历,由衷地说一句:谢谢《中老年保健》助我走上了康复之路。, 百拇医药(杨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