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530872
“三寸金莲”玩柔力球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08年第1期
     云南省泸西县白水镇有一支“小脚”柔力球队,由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村老人组成。9位成员中,有两名男性,分别是68岁和73岁;还有七名女性,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她们年龄80岁以上的有三位,最大的是84岁,最小的是73岁。

    这些老人一接触到柔力球,就有“相识恨晚”的感觉。在泸西县老体协和白水镇领导的支持下,2006年5月她们组成小脚柔力球队,开始练习柔力球规定套路一。这些老人说:“只要对身体有好处,年轻人能打柔力球,我们老人也能打柔力球;我们能打好,年轻人就更应打好。”

    柔力球是一项具有太极运动特点的球类体育项目。它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与现代球类运动技术融于一身,除此之外,还有几个较为突出的特点:其一,它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年轻、身体素质好的人可做高难度动作的练习;年老、身体素质较差的人可进行动作简单的基础套路的锻炼。其二,它不受场地条件限制,可以在运动场进行竞技,多人或多队练习;也可在三五见方的地方进行个人锻炼。其三,所使用的柔力球用品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经济实惠且不易损坏,价位多数人都能承受。其四,有保健作用,长时间锻炼对一些常见慢性病的防治有明显辅助作用。其五,这项运动刚柔相济、优美大方、有韵律感,具有很好的观赏性。这正是柔力球的魅力所在。

    在练习柔力球时,这些老人经历了新鲜—太难—坚持—收获的过程。刚接触柔力球,大家都感觉好奇、新鲜,看年轻人打柔力球,一个球拍“抬”着个小球,摇摇摆摆,画画圈,很好玩,都争着练。可练不到两天就头昏眼花,上气不接下气,站不稳,晚上全身就像散了架似的。毕竟是古稀之年了,这些老奶奶们都是因辛亥革命的浪潮没有波及到她们闭塞的山区而缠足的,这是历史的遗憾。小小的“三寸金莲”练习柔力球,难度可想而知。

    在“我们一定能学得会”的信心鼓舞下,她们硬是坚持下来。在客厅、院子、路边、空地,都洒下了老人们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她们苦练的脚印。一个个动作,千百次地反复。累了、晕了就休息一下,大家相互帮助,互相鼓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们终于成功了!柔力球规定套路第一套大家已能熟练掌握,一招一式,流畅自如。七位老奶奶虽是“三寸金莲”却身轻如燕,动作整齐、准确到位。

    自从苦练柔力球,这些老人们不但技术精了,身体还好了。76岁的赵左兰说:“练柔力球前,我全身都是病,经常找医生打针、吃药,自从练了柔力球后,是医生找我,问我怎么好长时间不去打针、拿药了。”84岁的史保娣说:“练习了柔力球,原来腿疼的老毛病不见了,身体比以前更健康。现在一天不拿球拍就心烦手痒、浑身不舒服,连睡觉也不香。柔力球让我上了瘾、着了迷。”

    泸西县白水镇小脚柔力球队以他们特殊的身姿、精湛的球技及惊人的毅力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们从乡间活动走上荧屏,在自己的家门口接待了慕名而来的外国旅行团几十人。2007年5月,她们还专为在昆明举办的“2007年全国第一次柔力球裁判员、教练员培训班”进行了表演;她们精彩的表演先后多次在云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2、3频道播放。全国柔力球推广组的负责人以及柔力球的创编人白榕老师和王学军老师,还专门到白水镇看望并鼓励她们。现在,白水镇已发展有四支“三寸金莲”柔力球队,队员还被全国老体协柔力球推广组特邀参加了2007年全国中老年柔力球运动会。这些老人,让金色的夕阳在运动场上闪闪发光,让温馨的晚年在优美的舞动中熠熠生辉!

    链接

    什么是柔力球?

    柔力球全称“太极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创编人白榕副教授,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白教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1994年,太极柔力球运动通过了国家教委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肯定。1996年全国总工会和国家体委批准将太极柔力球列为第三届全国工人运动会比赛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100万人经常投身于太极柔力球的锻炼当中。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内外双修的运动,它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球的和谐统一,这项运动也吸引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包括德国的女总理默克尔。

    柔力球比赛规则

    套路表演:在4分钟内,表演者需完成抛接、摆翻、摆动和旋转4大类动作,裁判将根据其动作的难度等进行评分,而每当球掉在地上一次,就将被扣去0.5分(评分实行百分制)。

    竞技比赛:比赛场地长10米、宽6米,网高1.75米,每局11分制,比赛项目有男女单打、混合双打和男女双打及团体对抗赛,除团体对抗赛采取5局3胜外,其他均为3局2胜。, 百拇医药(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