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知识的温暖
央视《我们》的节目主持人讲述了汶川特大地震中这样一个场景:暗夜中,两块水泥板之间挤压着一个小女孩,幸好上面的水泥板倾斜着,留给她生命一个缝隙。救援的人们能发现她,是凭着她正在看书时手电筒的光亮。这个场景感动了主持人,她讲述给一位画油画的美术家听,美术家也感动了,于是联合了几位油画家,共同创作,完成了传达这一感动的油画长卷——灰暗的废墟背景,一个大眼睛小姑娘从两块水泥板间探出头来,左手中的手电筒光亮照射在打开的书本上,投向远方的目光略有几分恐惧,但眼神中流露出更多的是期待。这幅油画长卷被“巨人集团公司”以1500万购得,他们想较长时间地陈列在中国美术馆,让看到它的每个人都受到感动;而美术家们也将拍得的巨款全部捐助给了灾区。
我相信画面中的女孩那双大眼睛和手电筒的光柱一下子就能攫住人们的目光,不,是震撼人们的心灵。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解析这一震撼的内涵,比如,面对灾难和死神所表现出的渴望和期待,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生命层面和人性体现。但还有一个解析的思路,就是“知识是温暖的”,也令人非常感动。当受难的小姑娘在黑暗的恐惧中感到孤独无助时,书本给她的心灵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和温暖的慰藉。
当下,能让人感受到“知识的温暖”已非易事。我庆幸自己很早就认知了这个道理。知识的温暖是小学傅老师传递给我们的。
不久前,相隔58年的一些小学同学竟然相聚了,不自报姓氏名谁,谁还记得谁?但大家都记得傅老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