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养生(上)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儒家学派包括孔子本人对养生健康有着深刻的理解,值得后人总结和借鉴。
孔子活了73岁,今天来看不算长寿。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孔子已是高龄,达到了“人过七十古来稀”,这与孔子崇尚积极向上的保健思想和养生实践分不开。这些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后代一大批儒家弟子。例如孔子的孙子孔伋90岁,孟子84岁,荀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虽然经历坎坷,但都尽享天年,是为“仁者寿”也!孔子的养生思想贯穿在他的许多言论和著述之中,与他的政治学、伦理学理念相融合。本文拟择其要,从十个方面简而述之,以飨读者。
子曰: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儒学派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修身养性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基础。《孟子·离娄》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儒家修身养性而达到长寿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 百拇医药
忠恕之道 孔子的弟子曾参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中对忠恕之道的具体表述到处可见,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等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仁者爱人“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论语·学而》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字表现了对人的尊敬、爱护、推己及人,一视同仁……。在孔子看来,“仁”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在他的72名高徒中,唯有颜渊“近乎仁”。
克己制欲孔子弟子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具体方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礼”应理解为“正当的”。孔子认为,只有节制私欲,知足不贪才可能达到“仁”。
孔子所说的“仁者寿”含义广阔。其一“仁者”能够正确协调各种关系,人与人,个人有与集体社会关系达到“中和”状态,就能够心情舒畅,受人尊敬,易于长寿。其二,“仁者”追求自身的修养,不去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有利于健康长寿。其三,“仁者”身传言教,勤奋努力,安分守己,也就少了些许后顾之忧,天伦之乐也融融。
, http://www.100md.com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儒家养生重视“七情中和”。《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医学认为,七情皆为五脏所主,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惊恐,七情失调会使神气耗损,五脏气伤,对养生极为不利。《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的“三戒”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养生要点做了画龙点睛的提示。我国唐代医圣孙思邈提倡“十二少”与孔子的意思十分相近。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指出,“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想、少好(嗜好)、少恶行。”这里的少可解释为适度也。因此,孙思邈安享天年,度百岁而去。
乐观通达《论语》开篇即言“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全书计有45处言“乐”而未见悲苦之辞。孔子崇尚“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乃顺其自然而“乐天知命,故不忧”。他又提出“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对乐观通达进行了行为规范。
君子之风儒家学说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君子的行为应当是“温、良、恭、俭、让”,因而“坦荡荡”,小人则反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就不会有那些无端的忧虑,做人做事保持着这样的态度,自然于身心健康十分有利。诚如后世李渔所言: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何以知之?知之于“寝不尸,居不容”。(意为睡觉时不仰躺若死人,虽舒布四体而不放肆,居家则不象见宾客时端庄整齐,而便装轻松自然)二语。“不尸”、“不容”四字,绘出了圣人儒雅斯文之鼻祖的风采。下文拟介绍孔子养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待续), http://www.100md.com
孔子活了73岁,今天来看不算长寿。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孔子已是高龄,达到了“人过七十古来稀”,这与孔子崇尚积极向上的保健思想和养生实践分不开。这些思想也深深影响了后代一大批儒家弟子。例如孔子的孙子孔伋90岁,孟子84岁,荀子、朱熹、王阳明、黄宗羲等虽然经历坎坷,但都尽享天年,是为“仁者寿”也!孔子的养生思想贯穿在他的许多言论和著述之中,与他的政治学、伦理学理念相融合。本文拟择其要,从十个方面简而述之,以飨读者。
子曰: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儒学派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中,修身养性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基础。《孟子·离娄》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儒家修身养性而达到长寿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 百拇医药
忠恕之道 孔子的弟子曾参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中对忠恕之道的具体表述到处可见,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等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仁者爱人“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论语·学而》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字表现了对人的尊敬、爱护、推己及人,一视同仁……。在孔子看来,“仁”的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在他的72名高徒中,唯有颜渊“近乎仁”。
克己制欲孔子弟子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具体方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里的“礼”应理解为“正当的”。孔子认为,只有节制私欲,知足不贪才可能达到“仁”。
孔子所说的“仁者寿”含义广阔。其一“仁者”能够正确协调各种关系,人与人,个人有与集体社会关系达到“中和”状态,就能够心情舒畅,受人尊敬,易于长寿。其二,“仁者”追求自身的修养,不去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有利于健康长寿。其三,“仁者”身传言教,勤奋努力,安分守己,也就少了些许后顾之忧,天伦之乐也融融。
, http://www.100md.com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儒家养生重视“七情中和”。《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者,谓之和。”中医学认为,七情皆为五脏所主,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惊恐,七情失调会使神气耗损,五脏气伤,对养生极为不利。《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的“三戒”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养生要点做了画龙点睛的提示。我国唐代医圣孙思邈提倡“十二少”与孔子的意思十分相近。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指出,“故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想、少好(嗜好)、少恶行。”这里的少可解释为适度也。因此,孙思邈安享天年,度百岁而去。
乐观通达《论语》开篇即言“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全书计有45处言“乐”而未见悲苦之辞。孔子崇尚“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乃顺其自然而“乐天知命,故不忧”。他又提出“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对乐观通达进行了行为规范。
君子之风儒家学说的核心是“诗、书、礼、乐”,孔子把自己治世治国的理念与修身养性紧密结合起来。君子的行为应当是“温、良、恭、俭、让”,因而“坦荡荡”,小人则反之。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就不会有那些无端的忧虑,做人做事保持着这样的态度,自然于身心健康十分有利。诚如后世李渔所言:从来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子。何以知之?知之于“寝不尸,居不容”。(意为睡觉时不仰躺若死人,虽舒布四体而不放肆,居家则不象见宾客时端庄整齐,而便装轻松自然)二语。“不尸”、“不容”四字,绘出了圣人儒雅斯文之鼻祖的风采。下文拟介绍孔子养生的一些具体方法。(待续),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名医名人 > 名人与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