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世界的流派江湖
国画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因此在浩瀚的绘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很多风格流派。画家因个人出身、生活经历、文化积累,心性修养、性格气质的不同,加之因所画主题而运用的表现方法与习惯性,会使其作品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不同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具有与同时代画家的共同性。
所谓的风格,是指一个画家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环境,思想倾向及画家的个人生活经历,常识修养和艺术手法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形成的某种特有的习性,从而在绘画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格调、品味、气派等特点。
流派是指画家们之间,因风格相近、技法上的规律相似,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产生出的各种不同流派。有个人形成一种流派的,也有某些画家对生活态度以及艺术兴趣和表现方法有共同情调而形成流派的,亦有”艺术风格”相近或因地域关系形成流派的。各种不同流派,各具特色。
在中国绘画史上,流派的划分往往是将几位风格相近或同一时代风格并不相近的放在一起,如“五代四家”、“南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等等。欣赏一幅画之前,若是知道画家的流派风格,对于提高国画欣赏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 http://www.100md.com
五代四大家
五代四大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五代山水画有重大发展和变化,水墨或水墨淡彩山水发展成熟,并形成南、北两大山水画派系。北方山水画派以荆浩、关仝师徒为代表,善绘雄伟壮美的北方大山大水,作全景式高远构图,笔墨劲峭雄健;南方山水画派以董源、巨然师徒为代表,喜写平淡天真、滋润秀丽的江南景色,多平远构图,笔墨圆润清淡。尽管他们画风迥异,但同时都代表了山水画的极大进步。因此,五代四家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潇湘图》是董源的代表性作品,全画以平远取势构图,描摹出江南山水的秀润空灵与淡远清深。根据图中人物的活动,画面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右半部主要描绘游船的活动,水面上,一只小船正缓缓向汀岸靠拢,船中一个貌似高官的朱衣人端坐于伞盖之下,身边另有陪侍和舟子数人。岸上一行五人似在迎迓小船,稍远处几个女子正遥遥观望。其后山势连绵,层峦叠嶂,蔚然深秀。一片清旷疏朗之气扑面而来。
, 百拇医药
关仝的画风雄峻,以《关山行旅图》为例,构图上以一条河从左向右斜下而流,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河右边是起伏的山峦,以高远法向上画出巨峰,突兀高耸,形如卷云,这是关陇山川的特色;河左岸地势略为平缓,有一座木桥连接两岸,桥上及岸边都有行人,骑驴或者徒步向旅店走来。画面的下方以平远法绘出一家山野旅店,旅客在其或行或坐,休憩饮茶,一妇人烧水,数孩童嬉戏,旅店周围有鸡犬、猪圈,并有一小船停泊河边——真是一派宁静和谐的生活景象!而山间树木,均是空枝无叶或有枝无干,此为“关家山水”的独特画法。其用笔简劲老辣,富有节奏感,所谓“以书入画”也。山石先勾勒后皴擦,用的是“点子皴”或“短条子皴”,笔法缜密,然后用淡墨层层渍染,故显得凝重硬朗。这与董源、巨然画江南山水的圆柔迥然不同。
南宋四大家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特征,多摄取全景,重峰迭出,画面相当拥塞。南宋时期,在绘画的题材、风格和构图的经营布置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用笔更为流利放纵,布景更趋于简略,人物笔筒意到,出现了“天水空蒙,剩山残水”似的画面。有人认为这和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政治中心南移是分不开的。
, 百拇医药
被称为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人,他们的画法各有特点,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采用截取山腰、山角、水云山色的构图形式,在经营位置上大体是相同的。因此其章法特点是局部的特写。
我们来看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这幅画笔意悠远,春天的江南,云淡风轻。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溪旁的柳树,抽出了细柔的新芽,引来了一对黄莺,在枝梢上愉悦地鸣唱着。他站在溪旁望着它们,捻须微笑,陶然地沉浸在初春的生气里。画家着墨不多,但巧心的布局、丰富的线条以及如轻烟熏染般的淡墨,却将春山的润泽,与春光中文士陶然的情态表露无遗。以有限笔墨描绘无穷的余韵,正是此画动人心弦之处。
元四家
元四家指的是中国画史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位画家。其共同特色是拥有“雅洁淡逸”的山水画风,这对于水墨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年龄相近,风格相仿,但各有特色:黄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王蒙是画山水远近多至数十层,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叠;吴镇山水苍茫沉郁;倪瓒山水,所谓“天真幽淡,肃杀寂寞”,具有一种荒凉空寂、疏简消沉的趣味。
, 百拇医药
倪瓒的《雨后空林图》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画面中,景物丰富,高大的山岭,细瀑从山涧穿石而下,汇入山脚一片水域之中,山前,一条小河蜿蜒曲折,缓缓流动,石桥横跨,水波不兴。两岸地势低平,疏林空落,林下一间屋舍,人去屋空。画中山石多用披麻,折带皴,干笔淡墨,浓墨点苔,敷色清淡温和。整个画面布局充实饱满,平稳而有变,景象开阔,意境清淡萧疏。
明四家
明四家是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亦称“吴门四杰”。这批文人名士,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在绘画上,他们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来欣赏一幅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东晋隐士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描绘了人们理想中的隐居胜地,成为后世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也是取材于此,描绘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此图为重彩大青绿山水,此画远处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云蒸雾漫,远山深处庙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桥,奇松虬曲,景致幽雅。在艺术表现上,画家勾勒精工,似学宋赵伯驹一派。不论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还是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描绘得细致入微,严谨工细。通幅青绿着色,色彩艳丽雅美。清四大名僧
四大名僧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四人都自具风采。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
四大名僧中尤以石涛对现代画家的影响最大,他以苍茫豪拓、淋漓洒脱的“气胜”而著称。以《清水台》这幅画为例,这幅作品丛簧小阁用于笔枯墨,有新安法派画风,远山用湿笔作云山,空灵碧透,墨气淋漓。整幅作品意境清逸冷峻,笔墨简练,虽寥寥数笔,随手挥写,但却点化成一片令人回味不已的幽美诗境。, 百拇医药(荣宏君)
所谓的风格,是指一个画家在一个历史时期的生活环境,思想倾向及画家的个人生活经历,常识修养和艺术手法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所形成的某种特有的习性,从而在绘画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格调、品味、气派等特点。
流派是指画家们之间,因风格相近、技法上的规律相似,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产生出的各种不同流派。有个人形成一种流派的,也有某些画家对生活态度以及艺术兴趣和表现方法有共同情调而形成流派的,亦有”艺术风格”相近或因地域关系形成流派的。各种不同流派,各具特色。
在中国绘画史上,流派的划分往往是将几位风格相近或同一时代风格并不相近的放在一起,如“五代四家”、“南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清四僧”等等。欣赏一幅画之前,若是知道画家的流派风格,对于提高国画欣赏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 http://www.100md.com
五代四大家
五代四大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五代山水画有重大发展和变化,水墨或水墨淡彩山水发展成熟,并形成南、北两大山水画派系。北方山水画派以荆浩、关仝师徒为代表,善绘雄伟壮美的北方大山大水,作全景式高远构图,笔墨劲峭雄健;南方山水画派以董源、巨然师徒为代表,喜写平淡天真、滋润秀丽的江南景色,多平远构图,笔墨圆润清淡。尽管他们画风迥异,但同时都代表了山水画的极大进步。因此,五代四家的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潇湘图》是董源的代表性作品,全画以平远取势构图,描摹出江南山水的秀润空灵与淡远清深。根据图中人物的活动,画面可分为左右两部分。右半部主要描绘游船的活动,水面上,一只小船正缓缓向汀岸靠拢,船中一个貌似高官的朱衣人端坐于伞盖之下,身边另有陪侍和舟子数人。岸上一行五人似在迎迓小船,稍远处几个女子正遥遥观望。其后山势连绵,层峦叠嶂,蔚然深秀。一片清旷疏朗之气扑面而来。
, 百拇医药
关仝的画风雄峻,以《关山行旅图》为例,构图上以一条河从左向右斜下而流,将画面分割成“z”字形。河右边是起伏的山峦,以高远法向上画出巨峰,突兀高耸,形如卷云,这是关陇山川的特色;河左岸地势略为平缓,有一座木桥连接两岸,桥上及岸边都有行人,骑驴或者徒步向旅店走来。画面的下方以平远法绘出一家山野旅店,旅客在其或行或坐,休憩饮茶,一妇人烧水,数孩童嬉戏,旅店周围有鸡犬、猪圈,并有一小船停泊河边——真是一派宁静和谐的生活景象!而山间树木,均是空枝无叶或有枝无干,此为“关家山水”的独特画法。其用笔简劲老辣,富有节奏感,所谓“以书入画”也。山石先勾勒后皴擦,用的是“点子皴”或“短条子皴”,笔法缜密,然后用淡墨层层渍染,故显得凝重硬朗。这与董源、巨然画江南山水的圆柔迥然不同。
南宋四大家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特征,多摄取全景,重峰迭出,画面相当拥塞。南宋时期,在绘画的题材、风格和构图的经营布置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用笔更为流利放纵,布景更趋于简略,人物笔筒意到,出现了“天水空蒙,剩山残水”似的画面。有人认为这和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政治中心南移是分不开的。
, 百拇医药
被称为南宋四大家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四人,他们的画法各有特点,并不完全相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采用截取山腰、山角、水云山色的构图形式,在经营位置上大体是相同的。因此其章法特点是局部的特写。
我们来看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这幅画笔意悠远,春天的江南,云淡风轻。一名儒雅的文士,带着携琴的小童,漫步于山径间。溪旁的柳树,抽出了细柔的新芽,引来了一对黄莺,在枝梢上愉悦地鸣唱着。他站在溪旁望着它们,捻须微笑,陶然地沉浸在初春的生气里。画家着墨不多,但巧心的布局、丰富的线条以及如轻烟熏染般的淡墨,却将春山的润泽,与春光中文士陶然的情态表露无遗。以有限笔墨描绘无穷的余韵,正是此画动人心弦之处。
元四家
元四家指的是中国画史上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位画家。其共同特色是拥有“雅洁淡逸”的山水画风,这对于水墨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四人同处于一个时代,年龄相近,风格相仿,但各有特色:黄公望是山川深厚,草木华滋;王蒙是画山水远近多至数十层,树木不下数十种,千岩万壑,迦环重叠;吴镇山水苍茫沉郁;倪瓒山水,所谓“天真幽淡,肃杀寂寞”,具有一种荒凉空寂、疏简消沉的趣味。
, 百拇医药
倪瓒的《雨后空林图》是其中的优秀代表。画面中,景物丰富,高大的山岭,细瀑从山涧穿石而下,汇入山脚一片水域之中,山前,一条小河蜿蜒曲折,缓缓流动,石桥横跨,水波不兴。两岸地势低平,疏林空落,林下一间屋舍,人去屋空。画中山石多用披麻,折带皴,干笔淡墨,浓墨点苔,敷色清淡温和。整个画面布局充实饱满,平稳而有变,景象开阔,意境清淡萧疏。
明四家
明四家是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亦称“吴门四杰”。这批文人名士,淡泊仕途,优游林下,以诗文、书画自娱自乐。尤其在绘画上,他们师传统、师造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中国画坛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来欣赏一幅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东晋隐士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描绘了人们理想中的隐居胜地,成为后世画家热衷描绘的题材。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也是取材于此,描绘文人理想中的隐居之乐。此图为重彩大青绿山水,此画远处峰峦起伏,幽深高远,山间云蒸雾漫,远山深处庙台亭阁在云雾中时隐时现,若仙若幻。前景是流水木桥,奇松虬曲,景致幽雅。在艺术表现上,画家勾勒精工,似学宋赵伯驹一派。不论一草一木,一枝一叶,还是人物的动态和表情都描绘得细致入微,严谨工细。通幅青绿着色,色彩艳丽雅美。清四大名僧
四大名僧在中国画史上称“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个出家为僧的画家。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残(石溪)和浙江(弘仁)。四人都擅长山水画,各有风格。他们都竭力发挥其创造性,反对摹古。石涛之画,奇肆超逸;八大山人之画,简略精练;髡残之画,苍左淳雅;弘仁之画,高简幽疏。四人都自具风采。他们的画风对后来的“扬州八怪”有较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
四大名僧中尤以石涛对现代画家的影响最大,他以苍茫豪拓、淋漓洒脱的“气胜”而著称。以《清水台》这幅画为例,这幅作品丛簧小阁用于笔枯墨,有新安法派画风,远山用湿笔作云山,空灵碧透,墨气淋漓。整幅作品意境清逸冷峻,笔墨简练,虽寥寥数笔,随手挥写,但却点化成一片令人回味不已的幽美诗境。, 百拇医药(荣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