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11年第4期
编号:12096698
清明里的寒食节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11年第4期
     清明是个隆重的祭祖节日,唐代杜牧《清明》诗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抒发了清明悲伤的感触。清明是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因为此时正值暮春,天气明朗,空气洁净,故名“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清明这一天民间出现了禁火寒食、扫墓祭祖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渐渐演变成了一个节日——清明节。在我国,节气与节日合二为一的只有清明这一天。人们在这一天不但有禁火寒食、扫墓祭祖等习俗,还要进行踏青、荡秋千、插柳等娱乐活动。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这个节又称为“百五节”,或“冷节”。在这一天,民间有“禁火”、“寒食”的习俗,即不生火做饭,只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

    有关寒食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贤臣介子推。相传,介子推是跟随晋公子重耳一起流亡的一名臣子。在流亡期间,他与重耳一起历尽了艰难困苦,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一次他们在山中迷了路,没有东西充饥,重耳饿得头晕眼花,他仰天长叹我死了不要紧,只怕将来晋国的百姓再难过上好日子了。介子推见重耳在危难时还不忘百姓,决意尽力辅佐重耳。他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在火上烤熟后为重耳充饥。19年后,重耳终于重返晋国,即位后为晋文公。他封赏了所有当年跟随他度过流亡生涯的人,唯独忘了介子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