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21887
夏日养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11年第6期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的一大特色。

    夏天到了,从季节的特点,是阳气最盛的时期,气温往往会超出常人承受的程度,故中医学以五行中的“火”来概括夏季气候特点。顺应这样的自然条件,夏季养生必须提高适应能力,为度过高温季节做好准备。

    《内经》中有“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这段经典的话语堪称是人们平安度夏的指南和行为规范。违反了这个道理,“心”就会受伤,到了秋天就容易害病,同时使身体在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受到影响。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年四季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的活动相互关联,相互适应。夏主火,内应于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心的阳气是推动血液循环、维持生命活动的保障。在炎热的夏季,睡眠时间相对较少,白昼活动增多,加大了心脏的负荷。因此夏季养心要注重“静”和“慢”。只有心先静下来,呼吸才慢得下来。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放慢节奏,以便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

    祖国医学认为,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六腑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故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说法。如果人的心神受损,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炎热的天气往往使人坐卧不宁。夏季养心,宜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而不宜大喜大怒,尤其要避免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唯有心静,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是养心……

    养心与养阳密不可分。夏日属阳,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外发,皮肤腠理开泄,所以汗多。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多会伤及心之阴阳。因此,夏天既不能闭汗而影响阳气宣泄,也不宜大汗淋漓,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矿物质,避免血液黏稠度增高而加重心脏负担。

    有人说:“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湿为长夏(阴历六月)之主气。进入伏天炎热多雨,湿度最大。此时因汗出沾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居处潮湿,以至感受湿邪而出现身体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阻遏气机而伤脾阳,影响脾脏的运化、输布功能,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长夏重养脾,不宜过食生冷而伤脾胃阳气。, 百拇医药(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