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121859
袁枚:一代文星兼寿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中老年保健》 2011年第6期
     袁枚,清代中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历史上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纪晓岚有“北纪南袁”之称。他20岁名闻京师,24岁成进士,36岁辞官回到南京,在南京小仓山下修筑随园定居。

    袁枚活跃诗坛40余年,诗作4000余首,诗歌创作主张“性灵说”,风格独特,成就显著。除诗歌创作,他的散文、骈文也造诣颇深,许多作品传为名篇。他不仅仅是文学家,也是养生大家,对养生具有独到感悟和深刻思索。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他活到82岁高龄,被历史学家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

    美食美文传佳话

    袁枚一生自称“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他第一个说到的就是“好味”,也就是喜欢美食美味。他的吃可是非常有讲究的,看看他的著作《随园食单》就知道了。它不仅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更是一本关于美食的经验谈。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印刷出版,新中国成立后重印。《随园食单》内容包括须《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杂素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等等,大至山珍海味,小至一粥一饭,无所不包,详细实用,现在很多大饭店的大厨师还以本书为参考来研究做菜呢。
, 百拇医药
    在《须知单》中他开宗明义地写道:“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而《戒单》中说:“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可见他不仅讲究吃的科学,还精通医学。《茶酒单》一篇对于南北名茶均有评述,记载了不少茶制食品,将茶的应用范围扩大。

    袁枚爱吃,会吃,懂吃,加上有文学造诣,留给世人一部经典、实用,科学的《随园食单》。这本书不是简单的“菜谱集成”,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他的科学养生观。

    生活节律得长寿

    袁枚的长寿,除了与他的科学饮食有相当大的关系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特别注重生活节律,注重运动,注重劳逸结合。

    袁枚中年仕途不顺,因父亲去世,他辞官回乡照顾母亲,从此过起了乡间隐居的清淡生活。退隐乡间,读书写作,脑力创作之余,每天散步,打拳,舞剑,侍花弄草,修剪果木,躬耕陇亩,既是农夫又是学者,脑体结合,劳逸结合,生活实在是优哉游哉。
, 百拇医药
    他刚刚买下随园(旧为织造园,即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的时候,“园倾且颓……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可见此园荒废已久,一片苍凉萧条景色。袁枚购得后,每日整治,随后就变成了他在《杂兴诗》中所描写的景致:“造屋不嫌小,开池不嫌多;屋小不遮山,池多不妨荷。游鱼长一尺,白日跳清波;知我爱荷花,未敢张网罗。”从一片萧条败落的荒园,到充满了诗情画意,真是令人神往啊。难怪他怡然自得,放情声色,不复作出仕之念。随园四面无墙,每逢佳日,游人如织,袁枚亦任其往来,不加管制,在门联上写道:“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在他的《随园诗话》中,有首诗透露了他的养生经:“冬常早起夏常眠,生性耽游自在天。身健每嫌儿女弱,心虚常觉友朋贤。鱼贪凉影游荷下,鸟恋残花立树巅。记得当时康节语,凭人谤我是神仙。”

    64岁那年,他患疟疾,病愈后自感消瘦异常,精力大不如前,因此他以《病后作》一诗谆谆告诫老年朋友:“始知将尽灯,不可使扇飏:又如将落叶,何堪风再戕!寄语衰年人,寒暑宜周防。”意思是,人到衰老之年,经不起风吹霜打,应该小心提防寒暑的变化和疾病的侵袭。这是积极的防护措施,是科学面对年纪逐渐衰老的客观事实。
, 百拇医药
    袁枚不主张冒险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讲究,才有益于身体健康。他说:“康节先生有三不出之戒,谓风不出,雨不出,大寒暑不出也。余七十后,惟署不出,过中秋才出,此定例也。”这就是他的“定例”,是规则,更是“养生之道”。(注:邵康节,康节为谥号,名雍,字尧夫。宋朝时代的著名人士。)

    诗作表达生死观

    袁枚的代表作《随园诗话》流传久远,毛泽东藏书数万册,每次出巡前,必叮嘱工作人员带上此书,称之“随读随有启悟”。由此可见,袁枚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他的诗作也不是风花雪月的呻吟,而是有着深刻思想的内心表达。

    作为清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从他的诗歌中到处可见他的豁达,开朗。《遣怀杂诗》中道:“我生嗜好多,老至亦渐忘,唯有两三事,依旧欢如常:摊书傍水竹,随手摩圭璋;名山扶一杖,好花进一觞;谈文述甘苦,说鬼恣荒唐。七十苟从心,逾矩亦何妨!”

, http://www.100md.com     袁枚处世积极乐观,直到晚年仍笔耕不辍。“譬如将民蚕,尚有未尽丝,何不快倾吐,一使千秋知。”(《遣怀杂诗》)宇里行间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他年逾八旬,齿若编贝,声若洪钟,作诗不止,写字不辍,神清气朗,他说自己“八十不知老”,坦然面对死亡,认为那是自然规律,无须畏惧。《軎老》诗写道:“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軎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一股自豪自足,洒脱乐观的情绪溢于字里行间,令人读来敬佩不已。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从袁枚的诗歌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灵魂是多么的潇洒豁达。对于创作,他主张写诗要写出个性,要直抒胸臆,要体现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他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他是说将“性灵”和“学识”结合,以性情、天分和学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
, 百拇医药
    游山历水真豁达

    60多岁的他喜欢登山。“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上山不嫌高,坐夜不厌长。有时逸性发,跳跃如生獐。”(《病后作》)

    65岁后他爱上了游山玩水,不远万里,游遍祖国名山大川,浙江的天台,雁荡,四明、雪寞等山,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的名山,都留下他矫健的身影。一路寻幽访胜,因山而深入了解了茶,写下许多茶诗,《试茶》诗云:“闽人种茶如种田,郄车而载盈万千;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逌然。”又作《渔梁道上作》:“远山耸翠近山低,流水前溪接后溪;每到此间闲立久,采茶人散夕阳西。”可知他旅游时,除了欣赏群山万壑,山涧溪流,亦不忘留意当地的“茶文化”,可见他对茶的钟爱。

    80岁时,他仍然徒步登山,步履稳健。“万山随我同奔腾”,其豪情壮志荡涤于山水之间,荡涤于天地之间,人生的洒脱境界跃然纸上。《老行》云:“老行千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掉头,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干休。”

    在袁枚80大寿时,与他同时代的学者为他献上贺词:“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他的心静情怡,他的洒脱豁达,他的旷世才情,都给我们以生命的启迪和心灵的感昭。, 百拇医药(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