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粹
次文中简单介绍了京剧的
发展历史,其实在京剧二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能够介绍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同样对京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群——票友。
票友是指非职业性质的京剧演员和乐师的统称,多由京剧爱好者组成。据说起初是由清朝的八旗子弟凭朝廷所发的“龙票”,于各地演唱子弟书,作为朝廷的一种宣传方式,此种演出不取报酬,后来便把像这种不收取演出报酬的业余演员称为票友。由这些京剧爱好者组成的业余组织称为票房,票友演出称为票戏,也有从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的称为下海。票友中较著名的如许荫堂、张伯驹、李适可等,由票友下海成为名角的也有如卢胜奎、孙菊仙、龚云甫、黄润甫,及后来的言菊朋、奚啸伯等。
下面来介绍一些京剧中常见的术语以便参考:
指演出时的第一出戏,用以稳定观众,活跃气氛。过去多以《天官赐福》、《百寿图》等吉祥喜庆的戏作为开锣戏,后多以一些短小的武戏或风趣幽默的小戏作为开锣戏。
指整本戏中剧情等相对完整且精彩的一段戏。如《红鬃烈马》中的《彩楼配》、《武家坡》、《大登殿》,《杨家将》中的《李陵碑》、《审潘洪》等。演出时常把几出折子戏组成一场演出。
指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多取材于小说、评书等。如《三国演义》、《杨家将》、《薛家将》、《包公案》等。少则连演数天,多则数月甚至数年,剧情连贯,通俗易懂。现在这种演出形式已非常少见。
指以演唱为主的剧目,以发挥演员的演唱功力。如《文昭关》、《二进宫》、《四郎探母》等。
指整场演出中的最后一出戏,也称送客戏,多由戏班中挑梁的演员呈演。
指整场演出中的倒数第二出戏,因其紧压大轴而得名,多由戏班挂头牌的演员呈演。
指演员到一个新的演出地点前三天所演的剧目,多演出其最为擅长的剧目。
指京剧界对于优秀演员的习称,多依据演员的表演功力、社会影响。过去又有“名角儿”和“大名角儿”之分,相当于现在的著名演员和天王巨星。
指演员一出场,因演员知名度很高,极受观众喜爱,观众即给予热烈的喝彩或掌声。
指演出中由于出现失误,观众给予掌声或以其他形式表达不满。现已不多见,,京剧的表演中有四功五法之说,所谓四功为“唱、念、做、打”,五法为“手、眼、身、法、步”。下面我们以唱功为主简单介绍一下(由于本人学识所限,多以老生唱段作为举例,敬请见谅)。
京剧的唱主要由调式和板式构成,调式中以西皮、二黄最为多见,所以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戏。西皮一般认为出于梆子腔,结合板式来说为“板起眼落”,胡琴定弦为Ia、mi音,具有高亢、激越、明快等特点,善于叙事和抒情,多用于表现活跃轻快、慷慨激昂等感情,比如老生戏《击鼓骂曹》中的唱段,就都是西皮腔。
二黄的来源说法不一,不便细说,结合板式来说为“板起板落”,胡琴定弦为sol、re音,与西皮腔相比具有低回凝重、沉稳的特点,多表现哀伤感叹、庄重严肃等情状、比如《二进宫》中的唱段,都是二黄腔,在西皮和二黄的基础上,逐渐又发展出了反二黄和反西皮,反二黄在胡琴定弦由二黄的sol、re变为do、sol,音高不变,唱名发生变化,前者的里弦唱名变为后者外弦的唱名,故得反调之名,反二黄的板式结构与二黄相同,同样有原板、慢板、导板、散板、摇板、剁板等。多用于表现人物怅惘慨叹、悲愤激越、苍凉凄楚的感情。比如老生戏《乌盆记》中“未曾开言泪满腮”,是在剧中商人刘世昌经商回乡途中天降大雨,寄宿盆窑主赵大家,赵见财起心,将刘害死,丢入窑中烧为乌盆,后张别古去赵家讨钱,赵将乌盆与之,刘的鬼魂向张哭诉自己被人加害的悲惨经历时的一段唱腔。据说清末慈禧太后约请一位外国使臣陪同观看谭鑫培所演此剧演毕外国使臣虽没有听懂唱词,却能明白这是一个鬼魂的哭诉,可见老艺人们艺术之高明。
反西皮则多在祭灵或生离死别等场合使用,唱段较其他曲调少得多。比较著名的就是《连营寨》中刘备祭奠关、张时所唱的“点点珠泪住下抛”。
京剧中的曲调常见的还有高拨子、南梆子、汉调等。高拨子主要表现高亢中带有悲愤,激越中带有苍凉,,著名唱段比如《徐策跑城》中“忽听家院一声禀”,《野猪林》中“一路上无情棍实难再忍”等,南梆子多用于小生和旦角,表现妩媚柔婉、明快秀丽,如《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汉调使用较少,如名净角裘盛戎先生在《赵氏孤儿》中所唱的“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
之前简单说了下京剧中常见的调式,下面来说一下板式。板式控制唱腔的节奏,常见的如原板、慢板、快板、三眼、二六、流水、散板、摇板、导板、回龙等。
原板是一板一眼,板为强拍,眼为弱拍,速度为中速。如《失街亭》中“两国交锋龙虎斗”、《乌盆记》中“老丈不必胆怕惊”等。
慢板是一板三眼,由原板发展而米,速度约比原板慢一半,如《四郎探母》中,“板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等,快板是有板无眼,速度很快,多见于西皮唱腔中,后在样板戏中也出现过二黄快板、如《斩马谡》中“帐下跪得小王平”等。
三眼指一板三眼,相当于音乐中4/4拍,按速度又分为慢三眼、中三眼和快三眼,如《大保国》中“臣不奏前三皇后代五帝”、《洪羊洞》中“自那曰朝罢归安然睡定”等。
二六是一板一眼,节奏较原板稍快,有过门短小、字多腔少等特点,适用于叙事及表达得意等情感。如《定军山》中“师爷说话言太差”、《空城计》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等。
流水同快板一样,也是有板无眼,是由二六进一步压缩而来,流水板的叙事性较强,常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陈词的情景。如《桑园会》“秋胡打马奔家乡”、脍炙人口的《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等。
散板节拍自由,自由性较大,用处也比较广泛。如《击鼓骂曹》中“丞相宽心安闲坐”等。
摇板有紧拉慢唱之说,以散节拍的唱腔与节奏紧促的无定次击板伴奏合而为一,兼散板和整板之长处。如《秦琼卖马》中“店主东卖黄骠不见回转”等。
导板也是由原板衍化而来,为散节拍的上句,常作为人物出场或成套唱腔的铺垫。如《大登殿》中“龙凤阁内把衣换”,《战太平》中“头戴着紫金盔齐眉盖顶”等。
回龙通常是紧接导板之后的一句,如《李陵碑》中“盼娇儿不由人珠泪双流”等。常见的唱腔及板式先介绍到这里。这只是京剧唱功中最最基础的部分,由此可见京剧中含有一个极其庞大的艺术网络,各技术点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紧密结合。比如前面所说唱功中的唱腔、板式,及吐字、气口、劲头、感情等等才能结合成为唱段和念白,再由身段、表情、神态、台步及其他身段基本功,甚至绝技结合为表演,依据表演所用的不同行头、砌末、把子,又要有如衙口功、水袖功、翎子功、帽翅功、把子功等等,再有主角配角及龙套等人物之间的配合等等才能构成我们看到的舞台上演员们出神入化般的表演。而为此又衍生出一系列的幕后行业,如衣箱行、盔箱行、检场等。这些幕后行业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所注意的行业,如行头行、盔头行、把子行、砌末行等等,在上述这些行业中,每一行都有各自的技术,都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欣赏到美轮美奂的演出。
京剧的海洋浩瀚无边,我们只是乘着一叶轻舟欣赏着不时浮出的冰山一角。(全文完), 百拇医药(李辰飞)
发展历史,其实在京剧二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能够介绍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下面我们来说一下同样对京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人群——票友。
票友是指非职业性质的京剧演员和乐师的统称,多由京剧爱好者组成。据说起初是由清朝的八旗子弟凭朝廷所发的“龙票”,于各地演唱子弟书,作为朝廷的一种宣传方式,此种演出不取报酬,后来便把像这种不收取演出报酬的业余演员称为票友。由这些京剧爱好者组成的业余组织称为票房,票友演出称为票戏,也有从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的称为下海。票友中较著名的如许荫堂、张伯驹、李适可等,由票友下海成为名角的也有如卢胜奎、孙菊仙、龚云甫、黄润甫,及后来的言菊朋、奚啸伯等。
下面来介绍一些京剧中常见的术语以便参考:
指演出时的第一出戏,用以稳定观众,活跃气氛。过去多以《天官赐福》、《百寿图》等吉祥喜庆的戏作为开锣戏,后多以一些短小的武戏或风趣幽默的小戏作为开锣戏。
指整本戏中剧情等相对完整且精彩的一段戏。如《红鬃烈马》中的《彩楼配》、《武家坡》、《大登殿》,《杨家将》中的《李陵碑》、《审潘洪》等。演出时常把几出折子戏组成一场演出。
指连日接演的整本大戏,多取材于小说、评书等。如《三国演义》、《杨家将》、《薛家将》、《包公案》等。少则连演数天,多则数月甚至数年,剧情连贯,通俗易懂。现在这种演出形式已非常少见。
指以演唱为主的剧目,以发挥演员的演唱功力。如《文昭关》、《二进宫》、《四郎探母》等。
指整场演出中的最后一出戏,也称送客戏,多由戏班中挑梁的演员呈演。
指整场演出中的倒数第二出戏,因其紧压大轴而得名,多由戏班挂头牌的演员呈演。
指演员到一个新的演出地点前三天所演的剧目,多演出其最为擅长的剧目。
指京剧界对于优秀演员的习称,多依据演员的表演功力、社会影响。过去又有“名角儿”和“大名角儿”之分,相当于现在的著名演员和天王巨星。
指演员一出场,因演员知名度很高,极受观众喜爱,观众即给予热烈的喝彩或掌声。
指演出中由于出现失误,观众给予掌声或以其他形式表达不满。现已不多见,,京剧的表演中有四功五法之说,所谓四功为“唱、念、做、打”,五法为“手、眼、身、法、步”。下面我们以唱功为主简单介绍一下(由于本人学识所限,多以老生唱段作为举例,敬请见谅)。
京剧的唱主要由调式和板式构成,调式中以西皮、二黄最为多见,所以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戏。西皮一般认为出于梆子腔,结合板式来说为“板起眼落”,胡琴定弦为Ia、mi音,具有高亢、激越、明快等特点,善于叙事和抒情,多用于表现活跃轻快、慷慨激昂等感情,比如老生戏《击鼓骂曹》中的唱段,就都是西皮腔。
二黄的来源说法不一,不便细说,结合板式来说为“板起板落”,胡琴定弦为sol、re音,与西皮腔相比具有低回凝重、沉稳的特点,多表现哀伤感叹、庄重严肃等情状、比如《二进宫》中的唱段,都是二黄腔,在西皮和二黄的基础上,逐渐又发展出了反二黄和反西皮,反二黄在胡琴定弦由二黄的sol、re变为do、sol,音高不变,唱名发生变化,前者的里弦唱名变为后者外弦的唱名,故得反调之名,反二黄的板式结构与二黄相同,同样有原板、慢板、导板、散板、摇板、剁板等。多用于表现人物怅惘慨叹、悲愤激越、苍凉凄楚的感情。比如老生戏《乌盆记》中“未曾开言泪满腮”,是在剧中商人刘世昌经商回乡途中天降大雨,寄宿盆窑主赵大家,赵见财起心,将刘害死,丢入窑中烧为乌盆,后张别古去赵家讨钱,赵将乌盆与之,刘的鬼魂向张哭诉自己被人加害的悲惨经历时的一段唱腔。据说清末慈禧太后约请一位外国使臣陪同观看谭鑫培所演此剧演毕外国使臣虽没有听懂唱词,却能明白这是一个鬼魂的哭诉,可见老艺人们艺术之高明。
反西皮则多在祭灵或生离死别等场合使用,唱段较其他曲调少得多。比较著名的就是《连营寨》中刘备祭奠关、张时所唱的“点点珠泪住下抛”。
京剧中的曲调常见的还有高拨子、南梆子、汉调等。高拨子主要表现高亢中带有悲愤,激越中带有苍凉,,著名唱段比如《徐策跑城》中“忽听家院一声禀”,《野猪林》中“一路上无情棍实难再忍”等,南梆子多用于小生和旦角,表现妩媚柔婉、明快秀丽,如《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汉调使用较少,如名净角裘盛戎先生在《赵氏孤儿》中所唱的“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
之前简单说了下京剧中常见的调式,下面来说一下板式。板式控制唱腔的节奏,常见的如原板、慢板、快板、三眼、二六、流水、散板、摇板、导板、回龙等。
原板是一板一眼,板为强拍,眼为弱拍,速度为中速。如《失街亭》中“两国交锋龙虎斗”、《乌盆记》中“老丈不必胆怕惊”等。
慢板是一板三眼,由原板发展而米,速度约比原板慢一半,如《四郎探母》中,“板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等,快板是有板无眼,速度很快,多见于西皮唱腔中,后在样板戏中也出现过二黄快板、如《斩马谡》中“帐下跪得小王平”等。
三眼指一板三眼,相当于音乐中4/4拍,按速度又分为慢三眼、中三眼和快三眼,如《大保国》中“臣不奏前三皇后代五帝”、《洪羊洞》中“自那曰朝罢归安然睡定”等。
二六是一板一眼,节奏较原板稍快,有过门短小、字多腔少等特点,适用于叙事及表达得意等情感。如《定军山》中“师爷说话言太差”、《空城计》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等。
流水同快板一样,也是有板无眼,是由二六进一步压缩而来,流水板的叙事性较强,常用于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陈词的情景。如《桑园会》“秋胡打马奔家乡”、脍炙人口的《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等。
散板节拍自由,自由性较大,用处也比较广泛。如《击鼓骂曹》中“丞相宽心安闲坐”等。
摇板有紧拉慢唱之说,以散节拍的唱腔与节奏紧促的无定次击板伴奏合而为一,兼散板和整板之长处。如《秦琼卖马》中“店主东卖黄骠不见回转”等。
导板也是由原板衍化而来,为散节拍的上句,常作为人物出场或成套唱腔的铺垫。如《大登殿》中“龙凤阁内把衣换”,《战太平》中“头戴着紫金盔齐眉盖顶”等。
回龙通常是紧接导板之后的一句,如《李陵碑》中“盼娇儿不由人珠泪双流”等。常见的唱腔及板式先介绍到这里。这只是京剧唱功中最最基础的部分,由此可见京剧中含有一个极其庞大的艺术网络,各技术点之间既独立存在又相互紧密结合。比如前面所说唱功中的唱腔、板式,及吐字、气口、劲头、感情等等才能结合成为唱段和念白,再由身段、表情、神态、台步及其他身段基本功,甚至绝技结合为表演,依据表演所用的不同行头、砌末、把子,又要有如衙口功、水袖功、翎子功、帽翅功、把子功等等,再有主角配角及龙套等人物之间的配合等等才能构成我们看到的舞台上演员们出神入化般的表演。而为此又衍生出一系列的幕后行业,如衣箱行、盔箱行、检场等。这些幕后行业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所注意的行业,如行头行、盔头行、把子行、砌末行等等,在上述这些行业中,每一行都有各自的技术,都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欣赏到美轮美奂的演出。
京剧的海洋浩瀚无边,我们只是乘着一叶轻舟欣赏着不时浮出的冰山一角。(全文完), 百拇医药(李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