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老年保健》 > 2019年第8期
编号:115702
四季养生之秋季篇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2日 中老年保健 2019年第8期
润肺,粳米,秋季养生调摄观,平定情绪敛元气,早卧早起,适度“防冻”,运动适度,食饮有节,润肺调脾,分阶段秋季养生要点,初秋:防暑降温,补充水分,中秋: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晚秋:防寒保暖,中老年朋友秋季养生需注意,女性朋友秋季更应重视“养阴”
     策划/心 洁 文/中日医院中医风湿病科主任医师 王建明

    中医养生要遵循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理念,秋季养生针对秋季燥邪当令的特点,遵循“秋冬养阴、秋季养肺”的原则,针对秋季的时令以及各节气特点,在情志、饮食、起居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护。本文从养生的角度进行阐述,倡导秋季养生的正确观念。

    秋季养生调摄观

    秋季,指农历的七、八、九月,包含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秋就是指暑去凉来。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是禾谷成熟之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要求人们适应秋季气候变化,按照“养收”原则,全面调理,以求养阴防燥、润养五脏之功效。

    平定情绪敛元气

    《黄帝内经》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相对于春的生发、夏的繁茂,秋收不仅是指收获果实,还含有收敛情志之意。我们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该逐渐收敛我们的情志,从春夏的豪情万丈悄悄地内收,变得心平气和。

    如果说春夏是一个向外生发的过程,那么秋冬就是向内敛藏的阶段。我们在秋天收获果实的同时,也要“休养生息”,不能一味向外、无休止地耗散。我们不仅要把自己发散在外的阳气和能量收敛回来,还要把自己的心神、心思也收回来,从春夏的踌躇满志中安顿下来,让自己的情绪渐渐归于平和,神清气爽,心定神安。

    一方面,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另一方面,秋天萧瑟凋零的景象容易引起人们的伤感。如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中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忧伤。中医理论认为,秋内应于肺,在志为悲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容易情绪惆怅低落,心态消极。所以在进入秋季时,要做到收敛神气,使自己的志向不过于外露,心态保持平和,才不会被秋天的悲忧心态所伤,以避肃杀之气,从而“以缓秋刑”。

    早卧早起,适度“防冻”

    随着季节的转换,我们的睡眠也应从夏季的“夜卧早起”,改为秋季的“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如果说我们在夏天还可以晚睡一些,到了秋冬就要早些休息。《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夜晚属阴,熬夜则严重耗伤阴气,秋季开始白天缩短,天黑随之变早,我们要与自然相应,通过早睡来长养阴气。“阳化气、阴成形”,人是依赖体内的阴液来滋养肌肉、化生形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9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