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调查报告
第1页 |
参见附件(77KB,1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成年女性人群发生尿失禁的年龄分布与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2004年第三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推荐的ICIQ问卷,调查沧州地区5个县、市区的行政机关、工厂、学校和自然村5682人。年龄18~73岁,不同种族分别分三个年龄组;评估被调查者尿失禁的发病情况。结果 回族18~40岁组580人,发病98人占16%,41~59岁组5 13人,发病208人占40.5%,60岁以上年龄组351人,发病286人占81.5%;汉族:18~40岁组2350人中发病470人占20%,41~59岁组1682人中发病764人占45%,60岁以上年龄组206人中发病165人占80%。结论 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同人群中有不同分布,种族间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应加强针对尿失禁的治疗宣传,关注女性健康。
【关键词】 尿失禁;发病率;女性;不同人群
为评价成年女性人群中尿失禁的发病情况,我们采用2004年第三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ICI)推荐ICIQ问卷,于2005年1~5月对沧州地区5个县、市、区的行政机关、工厂、学校和自然村内正常成年女性人群进行尿失禁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被调查者5 682人,其中新华区820人,年龄18~65岁,平均45.6岁;运河区1 350人,年龄20~73岁,平均42.5岁;南大港农场520人,年龄18~65岁,平均42.3岁;河间1 586人,年龄20~71岁,平均42.6岁;孟村回族自治县1 444人,年龄18~67岁,平均45.6岁。
1.2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被调查对象自己填写,共有6项大问题,内容包括年龄、性别、一天漏尿次数、漏尿量多少、漏尿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何时发生漏尿等。把漏尿次数、漏尿量多少、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第三个问题的分数相加,即为ICIQSF评分分数,分数越高,说明尿失禁程度越严重。问卷表经泌尿外科医生鉴定。
1.3 统计学方法 以成年女性被调查人数中患尿失禁的百分比为女性尿失禁发病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本组被调查患者5 988人,获得有效资料5 682份,回、汉族成年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孟村回族自治县女性1 444人,发生尿失禁者608例占42%,汉族女性共4 238人,发生尿失禁者1 988例占46.7%,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女性尿失禁分为18~40岁、41~59岁、≥60岁三个年龄段,调查情况见表1。
表1 回、汉族人群分年龄段的尿失禁发生率(略)
注:三组人群分年龄段尿失禁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尿失禁是临床常见病,美国女性尿失禁发病率为10~30%[1],北京地区成人尿失禁发生率为29.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人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8.9%[3],国内宋岩峰等[4]调查发现成人女性尿失禁发生率为18.1%,而李江亭[5]的调查显示成人女性尿失禁发生率高达57.7%,多数认为调查对象的不同其结果存在差异,但不同的调查方式也使得调查结果存在差异。我们对回、汉族不同女性人群采用同一种调查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种族人群尿失禁的总发病率、中重度尿失禁发病率及尿失禁构成十分相近,提示不同种族、不同职业及不同医疗环境的女性人群尿失禁的发病率相似。我们首次在沧州地区进行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ICIQ问卷,该问卷将尿失禁定义为“一种非随意漏尿的主诉”,非常适合于流行病学调查。尿失禁的发生率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资料相似,但大多数病例尿失禁症状较轻,40%有尿失禁现象的被调查者认为尿失禁对工作、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对沧州地区不同种族、年龄的5 682人次问卷调查,我们采取分片包干的方法,派出泌尿科医师对发放表格人员进行培训,有专人对被调查对象进行解释说明,并填写调查表,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Colling J.An update on the AHCRR guideline implementation.Nurse Practice Forum,1994,5:134137.
2 段继宏,杨勇,吴世良,等.北京地区尿失禁发病率调查.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0,32:7475.
3 古力米热,夏昊,杨勇,等.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尿失禁发生率调查.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2,23:422423.
4 宋岩峰,林坚,李亚钦,等.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737740.
5 李江亭.广州市海珠区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广州医学院学报,2002,30:4851.
作者单位: 066000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77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