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联合使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比格列酮的降压效果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281KB,2页)。
【摘要】目的 观察在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中联合应用胰岛素增敏剂盐酸比格列酮对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比格列酮组(试验组)与安慰剂组(对照组),在应用单独或联合使用一线降压药物使血压下降到140/90 mm Hg以下2周后,分别给予比格列酮15 mg/d及安慰剂,然后分别在2、4、8周测定血压,比较2组患者血压进一步下降有无差异。结果 2组患者于2、4、8周血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比格列酮组血压下降较安慰剂组明显(P<0.05)。结论 对于伴有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可能使血压进一步下降,此试验对胰岛素增敏剂在高血压的应用予以了一定的实践支持,但是由于经济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增敏剂;盐酸比格列酮
胰岛素抵抗是一独立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我们就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患者药物控制达标后予以胰岛素增敏剂盐酸比格列酮进一步治疗,旨在探寻一种高血压发病机制上的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我院门诊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2例,年龄(51.6±12.7)岁,其中男73例,女29例,通过胰岛素和C肽的测定评定为存在胰岛素抵抗,除外存在心功能Ⅲ级、肾功能不全(Cr>176.8 mmol/L),随机分为盐酸比格列酮组(试验组)61例,年龄(53.2±6.8)岁,其中男38例,女29例,体重指数(23.9±6.2)kg,安慰剂组(对照组)41例,年龄(51.1±7.2)岁,其中男21例,女17例,体重指数(22.7±5.9)kg,组间无性别、年龄、吸烟、体重指数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试验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高血压病防治指南单独或联合选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平稳控制血压至140/90 mm Hg以下,待血压平稳2周后,试验组予以盐酸比格列酮(商品名:艾汀,太平洋药业公司生产,15 mg/片)每日15 mg,对照组予以安慰剂1片/d。
1.3 指标
在给药2、4和8周时各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及2次血压,取平均值,分析2组给药前后的血压、胰岛素的水平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指标变化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见表1。8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压下降(P<0.05)。表1 治疗前后2组血压变化(略)
2.2 治疗前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变化
试验组治疗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见表2。表2治疗前后2组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多基因遗传,心排血量的改变,肾脏功能的异常,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血管张力增高与血管重塑,交感神经活性增加,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血管扩张物质的减少,某些受体的差异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等,如果能从发病机制的环节入手,有希望从根本上阻止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高胰岛素血症,即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正常胰岛素的反应性减弱,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压病的机制可能包括[1]:(1)引起肾小管重吸收钠增加,使机体总钠增多,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机体为维持血钠平衡,通过提高肾小球灌注压,促进尿液的排泄,从而使血压升高;(2)胰岛素增强交感神经活性,后者可增强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提高心排血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导致血压上升;(3)刺激氢离子钠离子交换活性,该过程与钙离子交换有关,使细胞内钠、钙离子增加,由此增强血管平滑肌对血管加压物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血容量扩张的敏感性,引起血压升高;(4)胰岛素可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使血管腔变窄,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导致血压上升。(5)胰岛素抵抗与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当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浓度的代偿性增高,促进合成甘油三酯(TG)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加,并使脂蛋白酶活性降低,而减少TG的清除,产生高TG血症。胰岛素抵抗时还增加肝脏酯酶的活性,使高密度脂蛋白(HDL)降解增加,HDL下降[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新开发出来的胰岛素增敏剂,它的主要作用部位是在脂肪细胞、肌肉和肝脏组织,它可以刺激脂肪细胞利用葡萄糖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增加了细胞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细胞更有效地利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3,4]。
本试验通过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使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从而降低了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血压升高的程度,使血压水平进一步下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组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使胰岛素水平降低,与文献报道[5]一致,并且较治疗前血压水平下降,结合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得出结论,胰岛素增敏剂盐酸比格列酮与标准降压药合用可能成为高血压的治疗措施之一。但是,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大多价格昂贵,限制了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假如药物生产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有可能使胰岛素增敏剂列入高血压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常规治疗。
参考文献
1 Norman M.Clinical hypertension.6ed.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 Company,1994.90159.
2 Laakso M.Dyslipidaemias,insulin resistance and atherosclerosis.Ann Med,1992,24:509.
3 Ciaradi TP,Gilmore A,Olefsky JMM,et al.In vitro studies on the action of CS045.a new antidiabetic agent.Metabolism,1990,39:10561062.
4 Henry PR.Thiazolidinediones.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1997,26:553573.
5Raji A,Seely EW,Bekins SA,et al.Rosiglitazone improvesinsuline sensitivity and lawers blood pressure hypertensive patients.Diabetes Care,2003,26:172178.
作者单位: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