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内皮素水平的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34KB,1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系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激破裂所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两种临床状态。其病因之一是因为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及动脉损伤,甚至形成血管堵塞,发生急性心肌缺血和(或)坏死[1]。ACS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胆红素具有防止脂质和脂蛋白被氧化的作用,能有效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低浓度的胆红素很有可能是冠心病(CHD)发生的危险因素[2]。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具有强烈缩血管作用的多肽,可作为内皮细胞功能不全或失调的标志物。本文通过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胆红素及ET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机制、病情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4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CHD患者78例,均符合1979年WHO指定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UA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14±5.24)岁。AMI组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平均年龄(53.14±6.35)岁。另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1.14±7.24)岁,均为正常体检者,全部病例排除肝/胆系统疾病、急性炎症等,3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3组均空腹12 h以上清晨采肘静脉血,分成2管,一管注入促凝管中,以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仪器: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另一管用于ET测定,将2ml血液注入含7.5% EDTA.Na 230 μl+抑肽酶40 μl的试管中,分离血浆,-20℃冰箱保存备用。试剂盒购自天津九鼎医学生物工程公司,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及ET浓度检测结果
见表1。表1 3组患者血清胆红素及ET浓度检测结果(略)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与AMI组相比,△P<0.05,△△P<0.01
2.2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Tbil与ET,Dbil与ET均呈负相关(r=-0.525,r=-0.416,P<0.05)。
3 讨论
1994年Schwertner等[2]意外发现,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保护因子。胆红素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活性的生物还原剂,能阻止LDL被氧自由基所氧化,抑制OXLDL的形成,减少胆固醇在内皮下积聚。同时生理状态下的胆红素升高常伴血红素加氧酶(HO)活性升高,而HO具有抗动脉硬化的功能[3,4]。补体的活化一定程度上参与动脉硬化的形成,胆红素能抑制补体参与炎症反应。所以血清胆红素降低可能是冠心病的又一危险因素。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结果显示胆红素在UA组与AMI组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AMI组血清Tbil、Dbil均高于U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能否将血清胆红素作为无创预测冠心病的指标,并根据其动态演变判断AMI发生,是临床工作值得研究的新思路。
ET是1988年日本学者从猪的血管内皮细胞中分离而来的,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促进平滑肌增生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当组织缺血、缺氧和内皮损伤时均可刺激心肌细胞释放ET,并增加它的血管活性,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损伤[5]。本研究结果显示,UA与AMI组E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E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释放增加,且AMI组高于UA组,进一步说明了ET的增加与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平行,与文献报道一致[6]。本研究还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Tbil、Dbil与ET均呈负相关,进一步印证了在心血管系统出现受损时,胆红素作为心血管系统的保护因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对其联合检测胆红素及内皮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严卫,王齐兵,姜燕飞,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致病危险因素分析.中国临床医学,2004,11:478480.
2 Schwertner HA,Jackson WG,Tolan G.Association of low serum concentration of bilirubin with increased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lin Chem,1994,430:1823.
3 王东方.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8311832.
4 陈东平,廖鹰.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关系初探.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248249.
5 刘莉,陈灏珠,蒋祖勋.循环内皮细胞与高血压.美国中华内科杂志,2001,3:126.
6 汤健,孙义,黄林旺,等.内皮素抗血清在实验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1,28:448.
作者单位: 05005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检验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