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顿抑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第1页 |
参见附件(1231KB,2页)。
心肌顿抑(MS)也称缺血后心肌功能障碍,是指心肌缺血发生可逆损伤后,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冠状血流时,心肌所产生的再灌注后机械性功能障碍,于1982年由Braunwald等明确提出。MS的实质是缺血再灌注后亚致死性、可逆性心肌损伤的延迟恢复过程。但由于其同时又构成了临床不稳定型,变异型和运动诱发的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心内直视手术及心脏移植术后常见的心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因此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心血管病,尤其是介入、溶栓性和外科治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为此许多学者对MS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就MS的发生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3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