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妇女生活》 > 2014年第4期
编号:1185477
盛世兴起收藏热,谨防收藏变败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0日 妇女生活 2014年第4期
藏友,张大,罐子
     蓝风

    电视助推,

    普通百姓也“收藏”

    张大林是一名出租车司机,长年累月跟方向盘打交道,休息时看电视是他唯一的消遣方式。这样一个普通的“的哥”,本来跟古董、收藏沾不上边儿,但自从在电视上看过一个鉴宝节目后,他迷上了收藏,跟古董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的他无聊地拿着遥控器搜索节目,突然,荧屏上一对罐子吸引了他的眼球。那对罐子很普通,专家却说它们是将军罐,价值8000元。那对罐子张大林似曾相识,他陡然记起乡下老家有几对跟它一模一样的罐子,每逢过年母亲用它们装炒货,平时就扔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张大林一阵惊喜,当即打电话问母亲罐子还在不在。得到肯定答复后,张大林就回了一趟老家,小心翼翼地把三对罐子运回了家。他很快找人对罐子进行了鉴定,得到的结论令他大喜——那三对罐子经当地专家评估,价值两万多元,顶得上他起早贪黑开出租车跑半年的收入。接下来,张大林回家把自家老房子里里外外翻了一遍,又到村里一番搜罗,把老一点、旧一点的瓶瓶罐罐给人家一些补偿后全当宝贝捧回了家。这批“宝贝”中,还真有值钱的,其中有个竹木雕花笔筒被鉴定为清代文物,是他花了600元买来的,后来有人出价5000元,他没舍得卖。

    张大林尝到了甜头,从此迷上了收藏。再接活儿时他偏爱跑乡下,尤其是同事们都不愿去的偏远山村。每到一处,他都要歇下来,到村子里走走寻寻,看有没有值得收藏的宝贝,遇到合适的便淘回来。张大林把目标锁定在偏远山村,一是地方偏僻,藏家的触角还没能伸过去,“捡漏儿”的人少;二是山村闭塞,村民们对“宝贝”的价值认识不够,往往能“捡”到“宝”。刚开始,张大林也的确捡了一些便宜。但好景不长,随着收藏类电视节目的热播,老百姓对古玩的认识水平大幅提升,再出手时就显得精明多了。2013年初,张大林在乡下惊喜地发现了一对有些年头的瓷瓶,请当地的一个行家去看了,说是清晚期粉彩瓶。张大林当即打算按惯例掏点钱收购,可人家捧着瓶子说:“电视上专家都说了,像咱这样的瓶子是文物,至少也值几千块钱,你要是诚心买,5000块钱给你。”这让张大林意识到,“生意”不好做了。

    干收藏这行的人,如今发出像张大林这种感慨的越来越多。开文物商店的小崔就说:“现在不像从前了,老百姓通过看电视节目,文物知识有了普及和提高,眼睛忒尖了,你想从他们那儿买宝贝,他们动不动就拿电视节目说事儿。”

    近年来,随着收藏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收藏也越来越热。藏友上至高官富商下至普通百姓,几乎各个层次的人都有。收藏的种类也五花八门,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邮票、钱币等包罗万象;藏品的来源有家传、交换、转让、拍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