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妇女生活》 > 2015年第1期
编号:1185117
“自恋”并非贬义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0日 妇女生活 2015年第1期
口袋妖怪,张女士,婴儿
     云燕

    人们常说的“自恋”,是形容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上,过度的自恋可能变成病态,夸张、自满、自负、自私等,严重的有可能出现人格分裂症状,但如果不过度,自恋被视为健康心理的重要元素,可视为自信的积极态度,对个人的发展有利。对幼儿来说,适当的自恋尤为重要,反之,缺少自恋意识,孩子有可能在人际交往中失去自我。

    乘高铁去武汉出差,我的邻座是母子俩,张女士带着她5岁的儿子培培。培培长得虎头虎脑的,很调皮,总想去过道上玩。为了稳住他,我和他聊了起来。

    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儿,培培忽然对我说:“阿姨我告诉你,元元可坏了。”

    “元元是谁?”我问。

    “元元是个男孩,和我幼儿园同班。”他凑到我耳边小声告诉我,像是在说一个秘密。

    我问:“你为什么说他坏?”

    “因为他不跟我玩……”然后,他带着哭腔模糊不清地说,“可是我,我把所有的口袋妖怪(一种游戏精灵卡片)都给他了……”

    职业的敏感让我开始关注这个话题。于是我问:“培培,你以为只有把自己所有的口袋妖怪都给他,他才会跟你玩吗?”

    “嗯,是啊……”

    旁边的张女士鄙夷地拉扯培培,对我赔笑道:“瞧这孩子,啥也不懂。”她对儿子好像不耐烦,只想快点把儿子哄睡着。

    我欲言又止。张女士可能没有想到,培培的话其实暗藏玄机,或许对他来说,一场无声的悲剧正在酝酿。一个孩子认为只有把所有的玩具送给小伙伴,小伙伴才愿意跟他玩,这说明他潜意识里有个观念:我的个人价值不足以吸引他人,所以为了被他人接纳,我需要付出代价,要么是口袋妖怪,要么是别的。这种观念是多么可怕,多么令人痛心。

    我有一个中学同学,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做生意很成功,现在同学聚会都是她安排,花销都是她付账,别的同学好像觉得这理所当然。有一次聚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