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妇女生活》 > 2019年第2期
编号:1180300
“刺绣皇后”姚建萍:让传统苏绣艺术走向世界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0日 妇女生活 2019年第2期
钟情刺绣,苏州女子怀揣大梦想,独创绝技,工艺品向艺术品华丽跨越,国礼赠品,让中国“元素”走向世界
     一润

    姚建萍

    钟情刺绣,苏州女子怀揣大梦想

    记者(以下简称记):听说您从小就喜欢刺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姚建萍(以下简称姚):我1967年出生在苏州镇湖。这里“户户有绷架,家家会刺绣”,是传统苏绣的发源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当地人“刺绣”就等同于“生活”,这种有着2500多年历史传统的古老技艺,被一群心灵手巧的绣娘传承下来,并融入日常生活中。我从小就喜欢刺绣,7岁那年,吵着要学刺绣,妈妈笑着说:“好,小建萍乖巧懂事,我教你。”就这样,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妈妈开始教我穿针引线,开始教我分丝。她说:“先把一根丝线分成两半,叫一绒,一绒再分一半叫半绒,一直分成8丝、16丝。最巧最巧的绣娘,能把一根丝线分成128丝。等你那么巧时,妈妈做梦都笑。”我扬起小脸说,妈妈,我一定能的。有一天,我问妈妈,将来我靠绣花能不能养活自己,妈妈信心满满地回答:“当然能,你瞧王家嫂子的妈妈,绣花绣到毛主席接见呢……”

    在妈妈的熏陶下我渐渐领悟到,这看似繁复而细致的祖传技艺,有着无穷的乐趣,而且还可以实现崇高的理想。一粒种子埋在了我的心田:有朝一日,我也要“绣”进北京,“绣”满全国,甚至“绣”遍全世界。每到寒暑假,我就跟着妈妈学刺绣,一绣就是一整天,甚至觉得比上学还有意思。

    记:当年您曾放弃高考,独自去了苏州城里的工艺美校“半工半读”学刺绣,是这样吗?

    姚:是的。为了我钟情的刺绣事业,我当年放弃高考,走上了求艺之路。十几岁时,我的巧手已闻名乡里,在假期里练习刺绣的小物件就能换回一件新衣裳。可我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选择从业挣钱,而是下决心继续深造,因为能成为一名苏绣艺术家,是我强烈的愿望。当时大多数人都开始做买卖,搞经营,我却选择了一条别样的道路,独自一人去了苏州城里的工艺美校“半工半读”学刺绣。有些亲友不理解,认为我的手艺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绣品拿得出手,为何放着钱不赚,还要一意孤行去学艺呢?我听后只是一笑了之。工艺美校的老师表扬我:“两年的勤学苦练,姚建萍的技艺突飞猛进,但她还不满足,渴望自己的作品有鲜活的生命力,而不仅仅只是一件冰冷的商品。”是的,我明白,要想绣“活”作品就必须要有“绝活”,要有高人的指点。

    记:听说有不少刺绣生意人都愿出高价买您的作品,您为什么不答应呢?

    姚:我四处拜师学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7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