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妇女生活》 > 2019年第8期
编号:1179966
结婚率五连降:“男婚女嫁”已过时?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2日 妇女生活 2019年第8期
     蓝风

    编者按:中国有句俗话,叫“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意思是说,到了一定年龄,无论男女都应当结婚成家。可如今这句俗话似乎不“灵验”了,不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我国的结婚率连年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统计,自2013年至2018年,我国结婚率已经连续5年下滑,2013年为9.9‰,2014年为9.6‰,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为9‰、8.3‰、7.7‰,2018年再次下滑,至7.2‰。数据表明,结婚似乎已不再是当下年轻人的必然选项,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有的不想结,有的不愿结,有的不能结。难道“男婚女嫁”的传统过时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结婚,对个人、家庭与社会有何利弊?又该如何看待并恰当应对结婚率逐年下滑这一现实问题呢?

    结婚不再是年轻人的“必需品”

    在北京传媒行业工作的孙康和黄晶都已年近三十,还没有打算结婚。谈到为何不结婚,他们一脸无奈:“不是不想结,是不能结啊!”

    原来,孙康和黄晶上大学时就是一对情侣,五年前大学毕业后一起到北京发展。两人工资都不高,为了省钱,在离单位1个多小时车程的五环租了房。房子是与人合租的三居室,他们拥有其中一间,刚好放下一张双人床、一张桌子和一个柜子。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能够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做喜欢做的事,还能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两人都很满足。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家人屡屡催婚。两人都是湖南人,独生子女,双方父母在男婚女嫁的观念上一致,但催婚的内容却完全不同。孙康的父母催的是传宗接代:“赶紧结婚,早点让我们抱上大孙子!”至于儿子有没有婚房、有没有钱结婚,他们不管。而黄晶的父母催的却是婚房和仪式:“没有房子,没有像样的婚礼,怎么结婚?”

    因此,对孙康和黄晶来说,结婚并非扯一张结婚证那么简单,婚房就是一只拦路虎。眼下凭两人的工资收入,在北京别说买房,就是租房生活都勉强。而双方都出身普通工薪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基本没能力帮补他们。即便两家父母把大半生积蓄全部贴补他们,也凑不齐在北京买房的按揭首付,更别说将来还有巨大的还贷压力了。无奈之下,两人只能选择不结婚。

    眼下,像孙康和黄晶这样到了结婚年龄而“不能”结婚的绝非个案。同时也有一些年轻人,有能力结婚却“不愿”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婚族”。

    今年32岁的上海女孩庄宁从小爱玩,钟情大自然,上大学时就游遍了大半个中国,尤其喜爱户外探险。毕业后她自主创业开了个网店,做某户外用品品牌代理,工作时间弹性大,更有条件玩了,经常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用她父母的话说:“玩疯了,玩得连婚都不结!”

    庄宁刚毕业时倒也谈过一次恋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18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