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杂侃
春节是中国很传统、很久远的一个节日。当初由这个节日鼓动出的、渲染出的气氛,也特别浓郁。而现在则逊色多了。过一次春节只是联想到了“节日经济”、“节日消费”,只是感到疲乏、困倦。说到春节景象,似乎也缺少了多姿多彩、五光十色之感。追溯原因,也有值得肯定处。古代的中国从属于农业文明,对季节、时令尤其关注。而今天,我们已经走进了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时代,对农时、农节已经没有特殊的兴趣。但是“春节气氛的淡化”究竟是否是好事,值得研究。
古代农历的“年”,作为一个字或词,最初是贬义的。“年”指的是一个兽名,此兽习惯于给人带来360日的灾祸。到了岁尾,人们出于对新岁的祈福,第一件事便是驱走这个兽即“年”,名之为“过年”。放鞭炮,挂上驱邪之“桃符”,写春联,剪贴窗花,搞社戏、花会,都是此意。
后来,“年”作为兽名的贬义渐渐淡化,易之为另一个褒义字“稔”,取其庄稼成熟、收获颇丰之意。春种、秋收、冬藏都是农业活动的程序,丰收自然格外值得庆贺。于是,农村的各种民间娱乐活动也就此起彼伏,接二连三。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有的搭戏台、请戏班,有的自演自唱,各种民间花会如高跷会、锣鼓会、跑旱船等等丰富多彩,还大搞各式竞赛评比活动。
村民对过年的仪式、习惯很重视,对“经济价值”本身倒不甚关注,当然也因为穷。除夕夜的拜年,几乎是通宵的,每家每人几乎都要拜到。那时,家家的院中都铺上芝麻秸,拜年的人走进院时,都要踩着这些芝麻秸,脚下发出很响的声音,名曰“踩岁碎”。过了除夕,第二天便是串亲。富的坐马车、牛车,穷的骑驴或步行。所谓送礼,也无非是送些很廉价的“蒲包”或自种的农产品。这样的事要延续几天、十几天,其意义不在财礼而在情意。
这样的新年气氛,也必须依靠美妙的自然景观。春的到来,至少要有洁白而闪光的雪,有清凛而无沙的风,有真正名副其实的艳阳。当然,还必须有诚朴而真挚的情感。
回忆这样的事,当然不是恋古,更不是将陈旧而落后的习俗予以美化,予以彰扬。但从某些传统习俗中提炼出一点有益的东西,还是有意义的。例如春节的气氛中内涵的朴实性、平民性,人际关系的情谊性,以及不以物质财富去压缩精神趣味的廉俭风尚,还是值得珍重的。
毛志成简介
毛志成,1940年生于北京大兴,先后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现为首都师大中文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琼楼隐事》等9部,中短篇小说集《前夫》等8部,《文学智能品质论》等文学理论专著3部。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兼专家咨讠旬组成员),北京作协理事,兼任中国中小学教育研究委员会会长。共出版小说、杂文随笔集、学术专著等30余部。
鐎甸偊鍠曟穱濠囧棘閸モ晝褰�
闁稿繗娅曢弫鐐烘儌閻愵剙顎�
閻犲洤瀚鎴﹀礄閻樻彃缍�
闁瑰吋绮庨崒銊╁即閺夋埈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