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奥运会
今年65岁的王国钦从东风汽车公司退休后,开始潜心研究根雕艺术。在他家卧室、储藏室和阳台的角角落落,整齐地摆放着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根雕作品。
老人结缘根雕,缘于1983年捡到的一截黄杨树根。他左看右看觉得根形有几分“鹿”态,便将其做成了“根鹿”。
凭借生动的雕刻和逼真的艺术形象,根雕作品《小鹿》在当年一炮打响—获得当地根雕艺术展根雕艺术作品一等奖。从此,他深深迷恋上了根雕艺术,在根艺道路上一发不止。
“北京奥运会在8月就要开幕了,这是我的奥运根雕系列作品的点睛之作。”在王国钦温馨的家中,他指着显眼处摆放的一件“奥运中国印”作品得意地说:“北京申奥成功,这是国家的幸事,民族的幸事,我就想着用自己的这点儿手艺,为北京奥运助力添彩!”
这几年,王国钦把精力都投入到奥运根艺作品创作上。两年前的一天,因为“寻根”需要而养成爱逛花鸟市场的王国钦,在一位爱好盆景制作的师傅那里发现了一个外形较为复杂的根,他花了100多元将其买回家。
后来,经过反复推敲,他惊喜地发现在纵横交错的形状中,有几条相互交错串联的龙形根酷似北京奥运的“京”字。这个发现一下子打开了王国钦的创作思路—何不通过根雕艺术作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呢?
经过3个多月的悉心制作,他终于做成了一枚奥运会“中国印”标志。这个作品连架高近1米,和“中国印”很相似,王国钦对此也爱不释手。 “在我设计的这件《奥运中国印》中,还特意添置了两条腾飞的巨龙。意寓龙的传人,既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烘托着人文奥运的博大情怀。”
继《奥运中国印》之后,王国钦还创作出根雕作品《奥运火炬》。乍看似镂空的“奥运火炬”也有将近1米的高度。透过对“奥运火炬”从选材、清土、梳根……到雕刻、打磨、打蜡等各个操作环节,不难看出老人深情而执著的奥运情结,以及对奥运作品的满腔创作激情。, 百拇医药(朱 江 李维新)
老人结缘根雕,缘于1983年捡到的一截黄杨树根。他左看右看觉得根形有几分“鹿”态,便将其做成了“根鹿”。
凭借生动的雕刻和逼真的艺术形象,根雕作品《小鹿》在当年一炮打响—获得当地根雕艺术展根雕艺术作品一等奖。从此,他深深迷恋上了根雕艺术,在根艺道路上一发不止。
“北京奥运会在8月就要开幕了,这是我的奥运根雕系列作品的点睛之作。”在王国钦温馨的家中,他指着显眼处摆放的一件“奥运中国印”作品得意地说:“北京申奥成功,这是国家的幸事,民族的幸事,我就想着用自己的这点儿手艺,为北京奥运助力添彩!”
这几年,王国钦把精力都投入到奥运根艺作品创作上。两年前的一天,因为“寻根”需要而养成爱逛花鸟市场的王国钦,在一位爱好盆景制作的师傅那里发现了一个外形较为复杂的根,他花了100多元将其买回家。
后来,经过反复推敲,他惊喜地发现在纵横交错的形状中,有几条相互交错串联的龙形根酷似北京奥运的“京”字。这个发现一下子打开了王国钦的创作思路—何不通过根雕艺术作品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点什么呢?
经过3个多月的悉心制作,他终于做成了一枚奥运会“中国印”标志。这个作品连架高近1米,和“中国印”很相似,王国钦对此也爱不释手。 “在我设计的这件《奥运中国印》中,还特意添置了两条腾飞的巨龙。意寓龙的传人,既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又烘托着人文奥运的博大情怀。”
继《奥运中国印》之后,王国钦还创作出根雕作品《奥运火炬》。乍看似镂空的“奥运火炬”也有将近1米的高度。透过对“奥运火炬”从选材、清土、梳根……到雕刻、打磨、打蜡等各个操作环节,不难看出老人深情而执著的奥运情结,以及对奥运作品的满腔创作激情。, 百拇医药(朱 江 李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