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1年第15期
编号:12135642
坐轮椅的“老活宝”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11年第15期
     前不久,我去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登门拜访范子千。

    通过这次4个小时的畅谈,发现这位80岁的老太太不仅健谈,而且一生很不平凡,可说在同龄人中有好几个“之最”:一是革命资历老。她1933年出生,1948年15岁时从家乡大任庄参加革命,经历过衡宝战役、青树坪战役和广西剿匪战斗,是老革命中的小姑娘。二是在范氏宗亲中资格最老。她是范仲淹次子范纯仁之后,为范仲淹的第24代后裔,而现在国内外仍健在的范仲淹后代即使七八十岁了,也多为第26~28代之后,见了范子千只能称呼“祖奶奶”;更多的人更是第30~33代以后了。三是在坐轮椅的老人中最活跃的“活宝”。她在“文革”中备受摧残,失去丈夫,自己终生残疾,但仍奋发有为。在其2004年12月出版的著作《岁月如歌——我的离休生活》中记录了她自本世纪最初几年采访天津和全国数十个老革命、老劳模、老英雄的足迹;在最近十多年中,她是研究范仲淹学说的最老的功臣之一,她在保姆和朋友陪伴下跑遍了河北、河南、江苏、广东、陕西等地,寻访宗亲,研究族谱,而后撰写文章,出版了《爱国名贤范仲淹》等书。四是最舍得募捐的人。离休20年来,她热心社会公益,不仅设立开办“子牛文苑”“浦清书屋”“科技服务部”,开展科技兴农活动;而且向伊川的范仲淹景区管委会捐献电脑,向镇里敬老院捐献衣物、食品,向村里秧歌队捐款,设立个人奖学金资助孩子上学,帮助残疾人再就业等等,累计上百万元。

    身边明星之老 党 员 的 风 采

    编者按: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印记,但是他们心中的信仰依然笃定;离开工作岗位,在生活中他们依然践行着入党时的誓言;年华可以老去,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却不曾磨灭。这便是老党员的风采。为迎接建党90周年,本栏目特推出此专题。欢迎投稿,信箱:liyu526@sina.com。

    爱当义务投递员

    □ 张荣

    在通化市铁路住宅区的大街小巷里,人们会经常看到一位背微驼,精神矍铄的老者,提着一个装着邮票的黑皮包,步履蹒跚地走着。他就是铁路退休工人、共产党员于宝田。

    于宝田二十几岁就迷上了集邮。为了让更多的人体会到集邮的乐趣,他到处宣传集邮的好处。当他看到有些人工作忙,没时间搞集邮时,就主动承担起订邮票、取邮票的工作。每到年底,他就到各家各户把订邮票的钱收上来,然后跑到邮局统一订阅。每月邮票来了,他又到邮局统一取回来,挨家挨户送去。不仅不收分文,而且来往邮局的车费,全是自掏腰包,这一做就是几十年。

    于宝田退休后,仍然乐此不疲。他邮局照跑,邮票照样挨家送,因为闲暇时间多了,他跑得更勤了,整个身心都沉湎于义务集邮中。这两年他岁数大了,腿脚也不如以前了,毕竟是八十多岁的人啦。好多人劝他不要这么做了。可他不这么看,他说:“只要我还能走动,就要坚持下去,我这个乐趣不能丢!况且,我积累了好多集邮经验,可以向集邮的新老朋友们传一传。”, http://www.100md.com(范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