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1年第15期
编号:12135609
中医师为何称“郎中”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日 《老同志之友》 2011年第15期
     人们习惯称中医师为“郎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郎中”原是秦代所设立的官名,分文、武两种,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员,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以备顾问及差遣,历代均有沿用。

    而称中医师为“郎中”是宋代以后从民间开始的。当时有个身兼御医的郎中叫陈亚,他是扬州人,后官至太常少卿,年逾七十而卒。他平素言谈诙谐,是当时滑稽、幽默的著名人物,人称“近世滑稽之雄”。他曾为自己的名字“亚”出了一个字谜:“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棱角。”他的幽默水平可见一斑。他创作的药名诗百余首,当时就传诵甚广,著名的诗句如“风月前湖近,轩窗半夏凉”、“棋怕腊寒呵子下,衣嫌春暖宿纱裁”、“无雨若还过半夏,和师晒作葫芦羓”、“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之类,诗句中按照同音或同字,隐藏有前胡、半夏、呵子、葫芦、远志、甘遂等多种中药名。

    后来,这些诗流传到民间,让陈亚名声大震,老百姓都认为他不仅熟谙药名,而且精通医术。以后便有学医者以读陈亚“药诗”为乐事,“郎中”也渐渐成为中医师的代称了。

    (古轼),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