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老同志之友》 > 2014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669056
山村农家办起教育基金会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1日 老同志之友2014年第5期
     愚公故里河南济源市王屋山下有一个山坪村,村里有个叫郭瑞民的老人,他1923年出生,小时候仅读过两年私塾,老伴儿成守茹没有上过学。因为没有文化,老两口一辈子没能走出小山村。

    郭瑞民和妻子生了4儿4女,在那个艰苦的年月,郭家是生产队出了名的“缺粮户”,连吃饭都成问题。然而郭瑞民和妻子无论吃多大的苦,对子女们的教育一点也没有松懈过。更难得的是,在重男轻女的农村,夫妻俩对子女的教育一视同仁。

    用乡亲们的话说,郭瑞民两口子是“风过来也要抓一把,挣钱挣疯了!”靠着苦扒苦做,郭家8个子女,最低也都读到高中毕业。

    郭家人清楚,是知识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是知识改写了家族历史。为了使郭家后代多出人才,成大才,干大事,把良好家风传承下去,每年春节的家庭会议,教育成了他们谈论的最重要的内容。

    2006年春节,已当上农业大学教授的二哥郭天财把全家人召集到了一起,讨论启动家族教育基金的事宜。郭天财提议,基金会以老爸的名字命名,叫“瑞民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是公益性、开放性非盈利组织,资金主要由郭氏家族成员筹措,所有发起成员,以户为单位,每年最低捐助500元,成员中有固定工资的人员每人每年捐助其单月平均工资额的50%;从事商业活动的成员,每年捐助不低于纯利润的3%;成员中无固定职业和无固定收入者,视其实际收入和经济能力,自愿捐助,这些捐助,均上不封顶。

    基金的用途旨在奖励基金会成员在境内外各级各类学校学习的优秀学生,扶持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并确定适当比例资助社会上的优秀学生和困难学生。

    在外人眼里,“瑞民教育基金会”只是一种家族行为,不过是大人掏钱逗小孩们开心罢了。只有郭家人心里清楚;基金会每年的募捐和评奖,都是家里的一件大事,该捐就捐,该奖就奖,严格照章行事,决不讲情面、搞特殊。

    7年过去了,“瑞民教育基金会”每年都如期召开评奖会,募集的资金也越来越多。通过这种形式,郭家的后人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

    2013年11月18日,是郭瑞民老先生的90岁生日,时近正午,郭家的8个子女和孙子辈36人陆陆续续地赶到了家,家人欢聚一堂,先是集体给老人鞠躬拜寿,然后摆开宴席。趁着这喜庆的日子,家族基金理事会9名成员经过商议,当年刚考上研究生的外孙女常莹莹等四人获得奖励,各得奖金1500元。至此,郭家第二代至第四代共有41位后人,仅博士生就出了3位,硕士研究生出了8位,昔日清贫农家如今已成了远近闻名的“英才基地”。

    “瑞民教育基金会”目前已筹措基金20万元,并决定,今后每年对济源市高考文、理科状元进行奖励,还把资助对象扩大到济源范围内的贫困学生,保证他们完成学业。“瑞民教育基金会”不但惠及郭氏宗族儿孙,还要更多地惠及社会。 (悠然)